第17章 笔、墨

回去的四公主,狠狠吞下大半午食,边哭边吃,辣的她连用十条锦帕。

 当夜,她就后悔了。

 跑了七八趟茅厕的四公主,虚脱的躺在床榻上,咬牙切齿,“苏!瑾!月!!!”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发火。

 日光灼灼,新的一天在朝议中开始。

 苏瑾月偷吃时接收到少府令的示意,点头应下。

 朝议刚结束,两人就凑到一起,结伴走在了回月华殿的路上。

 蔡言笑容晏晏,走路带风,颇有些骄傲。

 “三公主,毛笔、墨、砚台做出来了。”

 “哦?那真是太好了,辛苦少府令了。”

 “不辛苦,不辛苦,我们快去看看,老朽已经让工匠们送到月华殿了!”

 两人说着话,脚步逐渐加快。

 月华殿里,曹长带着几位工师,已经等候多时。

 “小吏拜见三公主。”众人行礼,挨个上前。

 秦朝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为统称为工官,又称少府,蔡言就是统管少府的少府令,可直接向嬴政奏报。

 在其之下,又有左府、右府,这次跟他过来的是直接参与砚台、笔墨制作的工师、工匠,以及领班的曹长徐英。

 苏瑾月有些迫不及待,让众人落座,直接吩咐:“快,拿给我看看。”

 徐英等人挨个将物品放置到大殿中央的桌案上。

 苏瑾月挨个拿起,细细摩挲,制作精美的砚台,让人观之震撼。

 有别于后世精细繁缛的雕刻,这几块砚台是在石砚的基础上改良而成,外形很像孔子庙里的那块,又有很大区别。

 材质以美石、陶砚、漆砚、铜砚为主,长方形、椭圆形、瓢形、箕形甚至还有一个异兽形。

 每一块砚台都刻有深浅不一的纹路,入手微沉,触之生温。

 值得注意的是,工师们贴心的给每个砚台配了一套磨杵,以便使用。

 毛笔却是几个里做工最精美的,当初跟蔡言说起时,他便说过,此物已经出现,前吴国叫 “不律”,前楚国叫 “插(竹)”,都是用简单的竹管制作而成,倒是让工匠们的改造进行的尤为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