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文成公主

第20章 (1)凤凰涅盘(第2页)

 职工监督,监督谁去,这猫腻只有鬼知道。

 孙雨露拉下了脸,用手指,指指上面天花板,“人不知,天知”。

 那句话他没有说出来。

 他又说了另一句话:“虹鳟鱼价格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哪里来的陈规陋习。

 赵会计你把这个分鱼的条子拿去,核对一下,我还有点事和老陈谈谈。

 赵雪梅走出厂长办公室。

 办公室只有陈永龙和孙雨露两人。

 哎呀……

 不容易,陈永龙感叹一句。

 听说你分鱼,拿的支票人家说是假支票,差点进了派出所。

 孙雨露哈哈大笑。

 你进派出所,这次我的进拘留所,说不定还得判刑。

 孙雨露在陈永龙面前说了实话。

 厂长你不会开玩笑吧。

 我们厂有二百六十万的养老金没有往社保局缴,本来保密,现在保什么密啊。

 戈壁水泥厂职工人人都知道二百六十万的养老基金没有上缴。

 他是一脸的无奈。

 厂长上次拉闸的事情,影响路桥公司的施工进度,要赔偿损失,这都是我的错。

 陈永龙内心又一次的发颤,仿佛过电一般。

 毕竟他和妻子是厂里的双职工,停产对他们夫妻的工资也受影响。

 那次停电事件,他的心灵深处刻上一道悔恨的疤痕。

 我说过,既往不咎,别提了。

 孙雨露大度的打断了他的话。

 厂长是工作的,既不要因为坏人人数多,也像陈永龙霸道,也不要因为他不像你,而同他为敌。

 要尽可能投入到他生活里,结交他们,投入到工作中去。

 老陈,我叫你来,你的工作不错,我们厂还缺一名为职工说话的工会干事。

 我打算让职工选举后,工作一个阶段后,代理工会主席职责。

 我不行,陈永龙推辞着······

 夺城者将,夺国者帅。

 同样一个企业会用人是企业家,会生产者只不过是个厂长。

 孙雨露只是一名厂长,过渡到企业家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同样做一个精明的厂长,就是让废人,善人、恶人,混混都在最佳岗位上,发挥特长。

 这也是戈壁水泥厂孙雨露当厂长以来,第一次开的职工大会。

 会议由副厂长高强主持,乡镇企业副厂长,在县局里没有位置,只能到戈壁水泥厂镀镀金,所谓的就是一个过渡。

 然后到县上的局级单位挂个副职,乡镇企业效益好时,是一块唐僧肉,人人都想吃。

 今天工商检查营业执照。

 明天又是税务局稽查偷税漏税。

 后天又是安监检查安全责任制。

 大后天又是技术监督局清查技改。

 ·····

 甚至街道办也来,检查卫生干不干净。

 最可恨的是掌握小权利私下个别安监员。看到厂一个烧茶水的锅炉,也要狮子大开口,问你要五百元的安检费。(要发票不合格,不要发票合格,现金)。

 厂长的私人开支,也已各种名目报销。

 企业技改成为一个老话题,用人制度上的一些弊端,危害着戈壁水泥厂的生存命脉。

 戈壁水泥厂曾经也接受几名大学生,引进人才有好几个。

 而最终通过各种渠道辞职走人了。

 戈壁水泥厂真正懂管理的职工没有上升的空间。

 这样就造成一种“任人唯亲”的怪圈。

 同时,这“怪圈”的存在,也让那些有才之士,温水煮青蛙感到前程渺茫,从而失去工作的热忱。

 县企业的用人制度普遍都存在任人唯亲这种怪现象。

 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的厂长不提拔一帮“亲信”誓不罢休。

 不把自己的后路铺好(包括自己子女今后的出处)不放手。

 前任厂长郭书军的思维管理方式,还是学他的爹种田的方式。

 他没有摆脱传统的习惯,找出一种新方法,世事如棋局,市场空白点和格局的转换有个留白。

 他的思想不在企业生产,而是把自己当做跳板的一个过渡。

 最后把二百六十万养老金没有挂在账上,到旅游局当副局长去了。

 这种用人制度导致本身红火的企业慢慢变得衰败。

 会议由副厂长高强主持。

 下面宣布厂里的任命。

 任命会计赵雪梅为财务科长,陈永龙为办公室副主任,兼工会干事。

 各车间主任也一一做了调整。

 下面有厂长孙雨露讲话。

 副厂长高强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