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文成公主

第32章 (3)初出茅庐(第2页)

 难得十年一遇的一场大洪水,损失不大,就冲垮了大坝水管站五十米渠道,一个村庄进了水,冲毁了四户土胚房。

 这是灾难,当然得造声势,防洪吗,得有个气势。

 他在县各直属部门,首先表扬了水务局长董旭,工作扎实到位,在当面在众同僚面前表扬一个局长,这在他宦海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水务局在这场洪水中处理得当,第一时间公布了洪水灾情,让村民有了充分防洪的准备,人民生命财产没有受到损失。”

 水务局长董旭赶紧站起来,谦逊的说:“祁市长,我们工作做的还不到位,冲毁大坝渠道15公里,防洪坡600米,水利设施损失初步估算在五十万元左右。”

 “董局长,这场暴雨,水库大坝怎么样?”

 祁连雪有点不放心,这么大的雨,在西河县可以说是百年不遇。

 祁市长,县长何惠明对这次暴雨相当重视,下暴雨前,他亲自到水务局布置防汛工作。

 防洪是水务局工作头等大事,西小河水库是西河人的命脉,是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储水地。

 所以我安排西小河管理处,派出最精干的人值班,不过泄洪闸年久失修,卷扬机还是手动操作。

 再发生特大洪水,泄洪闸提不起来,我这个水务局长可能要撤职查办,市委市政府也会受影响,政府的声誉重要啊。

 祁连雪略有所思,他知道,董局长是在变相委婉的向他要钱,维修水库泄洪闸。

 这是他职责所在,也是合情合理。

 走,我们到西小河水库,看看暴雨后的大坝。

 十几辆小车上了西小河水库,停在水库大坝上。

 市长祁连雪下了车,接着县长何惠明、水务局长董旭,陪着市长祁连雪。

 其他市民政、水务、财政的部门负责人跟在后面。

 西小河水管处长何旺才,跑步赶上来。

 市长祁连雪看到水库大坝巍然不动,水库水位在红色标注线以下,与警戒水位还差两米。

 市长祁连雪知道,其实他来到水库大坝,什么事也做不了,只是对防汛工作显得重视,让市民放心。

 一个农村孩子,能成为一名市长,只有少数儿子比父亲有成就,多数庸庸无为,只有极少数出类拔萃。

 这对穷孩子祁连雪而言,一路走来,有多大的压力?

 浑浊的水库,此时又变成湛蓝的。

 祁连雪推开水库大坝值班室,值班室又换成水库管理站长南山值守。

 闸板工刘世雨没有资格出现,南山赶紧站起来,市长祁连雪翻了翻水情记录本,尤其他仔细的看了7月18日水情记录,三十米,三十一,三十二米……九点钟就突破了五十米。

 然后就是每隔半小时记录,字写得不好看,但是工整,详细。

 市长祁连雪说了句:“这水情记录,是这场百年不遇暴雨的活标本,二个小时水库水位上涨了十米,记录详细。你们有工作责任心。”

 水务局长董旭,水管处长董旭心里舒畅了许多。

 祁市长对水库管理站泄洪闸工作满意的,是对水务局工作的肯定。

 他又走到泄洪闸闸口,轻轻一摇泄洪闸卷扬机,泄洪闸运行自如。

 水库管理站长南山,跑过去帮着祁连雪摇卷扬机,县长何惠明递给市长祁连雪一双白手套。

 “祁市长,钢丝绳有润滑油,别弄脏了手。”

 祁连雪开玩笑说:“我被你们骗怕了,事事躬亲。”

 记者把摄影机摄像已摆好,市长祁连雪说:“水库安全是防汛工作的头等大事,要切实维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努力挽回损失,力争把灾情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这场雨虽然在西河县是一场大暴雨,但对于干旱的西河县波澜不惊,巴丹吉林沙漠就像海绵,洪水瞬间消失不见了。

 冲毁房屋的四户人家,是因为贫穷,地基没有开挖,土胚房直接建在地势低洼处,房子让洪水浸泡倒塌的。

 现在看不到一丝洪水,至于洪水来势汹汹,自然有摄影师剪辑,拼凑,总之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水务局内部开了一个内部通报会,对防汛办无人值守只字不提。

 水务局防汛办居然没有人值班,这在水务局还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不过值班员通过关系,打通了环节,于是在水务局内部,又变成防汛办,值班电话是单机,理由冠冕堂皇,防汛办电话坏了。

 水务局长对防汛办进行了严肃的通报批评,水库管理站受到通报表扬。

 就这样泄洪闸板工刘世雨,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

 金城市长祁连雪对这场大暴雨,听取汇报,西河县受到损失也仅仅是个数字而已。

 对于他毫发无损,视察灾情,那是他的职责。

 而西河县水务局冲毁渠道16公里,对单位也是一个微小损失,几乎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