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文成公主

第34章 职场工作(1)底层如何咸鱼翻身(第2页)

 刘世雨抬头一看,是一个姑娘。

 他知道,大坝水管站职工,不屑干这样的工作,卸车是临时工干的工作,他们是真实职工,卸车是自降身份,被同僚看不起。

 你看就那个皮卡司机,停下车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帮什么忙?”

 “往车下抬一件仪器,我和老赵抬不动,让你们帮个忙。”

 “没看见我们忙着吗?”一名临时工不耐烦打断她的话。

 夏润雪叹了一口气,哎……

 “都是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走,过去,我们帮着给抬抬。”

 刘世雨领着两个人,走到皮卡车边,一个民工用双手拽起木箱子。

 “轻点,轻点,箱子里装着仪器,撞坏了,就测不准了。”

 “求人帮忙,还要求高,不抬了,不抬了。”

 刘世雨又打量起那位姑娘,一双大眼睛,眉毛上渗着一丝丝汗珠。

 二人眼光,四目对视,她不好意思低下头,余光望向远方。

 刘世雨跳上车,“再上来一个人……”

 车上又跳上一个人。

 “接好。”

 “不要松手”。

 “使劲。”

 ……

 刘世雨有条不紊的指挥着。

 可车下就一个民工,和那个姑娘,

 民工在箱子一边,夏润雨赶紧下意识接住箱子另一边,可是箱子太沉,夏润雨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夏润雨憋着一口气,长期使大力气,她憋得红了脸。

 “不行了,不行了。”

 她双腿打颤,手臂发抖。

 刘世雨赶紧跳下车,双手托起箱子底部。

 夏润雨松开了双手。

 “快,快,找两块石头,垫在地下,放箱子。”刘世雨喊。

 一刹那,民工把两块石头放在地下。

 往下放……往下……放····当心手。

 “你们大坝水站的人都是死人吗?我们也是为公家干活。”那位年纪大中年人怒气对着大坝站门口喊一声。

 “放平,放平,框式水平仪倾斜,以后测量不准。”

 夏润雨用胳膊抹了头上一把汗,又急忙跑到箱子边说:“这样抬着箱子,箱子不能倾斜,得放平。”

 “不行怎么办?处里(设计处)就五个人,三个处长,干活的就你我两个人。”

 “那个单位都是吃饭的多,干活的少。”中年大叔发起牢骚。

 “抬箱子,抬箱子……”,唯有刘世雨给二人帮忙。

 “你们一天多少钱?”姑娘声音甜甜的问刘世雨。

 她把刘世雨当做民工。

 “一天累死累活干也就四十元。”

 夏润雨拽住刘世雨的胳膊说:“这小伙子,跟我们干吧,一天给你五十元。”

 夏润雨以为刘世雨是民工,男女身份不对等,所以她拽住刘世雨 胳膊,只是让众中年大叔认定,这是一个扛仪器的好苦力,是一名既老实又灵活的好苦力。

 “赵叔。一天给他五十元,说好了,临时工工资,设计处报销,反正我们也的有两个扛仪器的,多给十元无所谓。”

 “反正雇一个临时工,工资由设计处报销。”谈了半天才知道,原来这位中年人是水电局设计处一名工程师,他有雇临时工这个特权。

 夏润雨他们可以清高,也可以孤傲,但是架不住身体的疲惫,信念只能支撑一时,最后不得不屈从无力劳作的肌肉。

 人除了吃饭,在饥饿的体肤里有一种愉悦感,传导在颅内。

 人如草原上的野马,天生就是逍遥的,上班工作只是被吃饭生存,被迫的迫不得已。

 此时夏润雨扛仪器,已精疲力竭,想找找一个替代品。

 “这是我们水库管理站刘技术员。”一个民工给夏润雨介绍刘世雨。

 “那个刘技术员?我怎么不知道?”夏润雨一愣。

 “刘世雨笑笑说:“去年刚分到水库管理站,在泄洪坝闸口上,你们是水利局局机关的,我在一百公里外的水库管理站,天高皇帝远,见不到机关单位的人。

 “原来我们是同僚”。就这样刘世雨和夏润雨从陌生到熟悉。

 戈壁落日的余晖,折射在大坝村长城遗迹土墩(了望台)上,霞光似锦,白杨树的倒影,如同通天的柱子。

 斜阳、余晖、倒影、白杨树、村庄……还有肩膀上扛着三脚架,胖胖的夏润雨姑娘,挎着仪器的赵工程师。

 被戈壁落日余晖的光得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下午六点,刘世雨收工了。

 夏润雨把三脚架放在大坝水管站伙房门边上,总工程师老赵抱着水准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累死了,累死了,明天要打桩,划线。”

 “赵叔,吃饭。”

 夏润雨端了两碗行面拉条子,刚走出伙房门。

 恰好刘世雨正好刚进门,碰了一个照面,夏润雨“饭”字还没有说出口,右手端得一碗行面拉条子扣在刘世雨肩膀上。

 左手端的一碗行面拉条子,扣在自己胸脯上。

 只听“哎呀,”一声。伙房里一阵哄堂大笑。

 夏润雨丢下了盛饭的碗,跑到宿舍里换衣服去了。

 还好刘世雨是一个不计较的人,把灰色的工作服脱下来,用毛巾擦了擦红色的背心,就吃饭了。

 刘世雨和赵叔一个房间,夏润雨一个人一个房间,

 夏润雨进到刘世雨宿舍:“被饭弄脏的衣服呢?我给你洗洗。”

 “我自己洗。”刘世雨谦逊的说。

 夏润雨看到刘世雨灰色的工作服,已浸泡在脸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