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文成公主

第55章 雪山工作(第3页)

 人是有极强的生存本领的,帐篷燃起牛粪大火,帐篷暖和了,城市女孩王玉霞已不嫌弃脏了,她也用手掰开牛粪块,丢在火堆里。

 陈富海找来了三根木棍,支起了一个暖壶。

 刘世雨、李黎平、夏润雨三个人,在雪山白茫茫的一片。

 刘世雨下意识看到一个黑影,“那是帐篷。”

 他走在前面,扛着标杆,手里拿着经纬仪。

 李黎平扛着支架,夏润雨为湖边的大喊付出了代价,她感觉心口堵着一道气,脚下踩着棉花,飘摇的走在后面。

 “那是我们的帐篷。”刘世雨兴奋的叫喊起来。

 “就是帐篷,黑色的,没错。”李黎平也附和着。

 夏润雨雪花染湿了秀发,她用左手拂了一下眼睛上的秀发,“是我们的帐篷。”

 三个人跌跌撞撞一路前行。

 陈富海从帐篷外看到三个黑影,跑出去迎上去。

 夏润雨,李黎平,刘世雨,进了帐篷,顿时感到一丝暖意。

 陈富海递给了刘世雨一碗热水,刘世雨又递给了夏润雨。

 “夏处长暖暖身子。”

 夏润雨接过碗,两手捧起碗,热气腾腾的白开水碗,摇摇晃晃,她紫色的嘴唇对着碗,咬的碗咯咯作响,好不容易喝了一口,身体有了暖意,感觉胸口舒畅起来。

 帐篷里的人这才感到有点饿,

 刘世雨取来了熟羊肉。

 这里海拔高,没有食欲,人们不想吃。刘世雨支开了锅,备有手擀的青稞面条。

 他把水烧开,丢了一点食盐,把青稞面条丢在锅里。

 白水煮青稞面。

 挑食的王玉霞也不挑食了,她呼啦一口吃了一口青稞面条,硬硬的有一股特有的面香味。

 夏润雨也吃了一口,她喝了一口面汤,面汤味沁人心脾,她用勺子把棕褐色的青稞面条送进嘴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狼吞虎咽吃下去,面条有点粘,那感觉味道真好。

 七月初冷龙岭雪山上不时飘着雪花,冷风飕飕。

 在火堆里又加了木柴,木柴都是一米长,扎成捆,既能当做枕木,垫在车轮下,又能当做燃料。

 火燃烧着,帐篷暖和, 帐篷内弥漫着淡淡的暖意,让人们感受到温暖。

 雪不下了,天气又是万里无云,逐渐变暖,可还是有一丝寒意。

 穿上棉衣,又太热,脱去棉衣又受不了,勘探队员只能穿着棉衣。

 刘世雨扛着水泥墩子,夏润雨拿着铁锨,李黎平提着洋镐,向水木雪莲隧洞入口进发,准备立一个标杆。

 李黎平用洋镐抛去水木雪莲旁的鹅卵石,刘世雨把水泥墩子立在水木雪莲旁,水泥墩子用红色的油漆,醒目的标高数字3436米加减0.2米。

 “要在这里开隧洞,盾构机怎么运过来。”

 “还得修路。”

 “饭要一口一口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八字没一撇,你还想着飞。”

 “我们只是初步对隧洞定位,了解地形。”

 夏润雨望了望水泥墩子,她隐去含羞隐娇的淑女形象,“这里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雪山收起恣意,撒泼、率性的一面,将天生丽质和秀姿展露在勘探队面前。

 勘探队尽情的勘探,测量、定位,刘世雨扶正了水泥墩子。

 勘探队在雪山上沿水木雪莲为标杆,再选定中心线绘制成图。

 勘探处副处长夏润雨瞄着经纬仪,李黎平立着标杆,夏润雨挥挥左手,李黎平的标杆向左移了移。

 “好刘哥,就立在那。”

 刘世雨搬起了一块青石,放在标杆下,他头上渗出汗珠。

 “夏处长我干不动了·····。”

 刘世雨气喘吁吁,脊背发粘,汗水渗透了背心,感觉头要爆炸,脚下轻飘飘的。

 “把那个地方垒起来。”

 刘世雨又抱起石头,一块一块垒起来,然后做上标记。

 “好了,我们下班。”

 时间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转眼之间下午四点了。

 “赶紧回家。”

 “这里晚上要冻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