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文成公主

第58章 第一次到女朋友家(第2页)

 刘世雨红着脸说:“叔叔好。”

 刘世雨立在门口边上,原来手上编织袋里还有两只公鸡,他怕弄脏了客厅。”

 “我来。”陆呦呦把编织袋立在餐厅墙角。

 陆呦呦妈妈在厨房炒菜,也侧过身,打量着陌生的年轻人,锅里的清油冒烟了。

 陌生小孩子的到来打乱了陆呦呦家,家显得有点忙乱,他也有点拘谨。

 刘世雨坐在客厅沙发上,不自觉的扭头,看到客厅墙上有一幅画,沙漠中悠然的五峰骆驼,载着货物。

 刘世雨还是第一次走进知识分子家庭,呦呦端着一杯热水放在茶几上。

 “呦呦,这幅画的骆驼牵引绳怎么是紧紧的拉在一起?骆驼在戈壁滩漫游,脖子上牵引绳应该松松的。”

 陆呦呦对她爸爸说:“爸爸听着,大艺术家,客人提意见了。”

 陆一浩盯着那幅画,忽而恍悟,画的是精美,可脱离了常识,他的脸微微发烧,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可也太脱离实际,他暗暗佩服刘世雨的洞察力。

 西河县是古丝绸之路经济带,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在北朝至唐代塑像、壁画中频频出现。

 通常由胡人牵引,满载货物、用具,它们的形态、组合、驮载的物品等,暗示着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其图像称为“丝绸之路”。

 西河县艺术家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越来越多。

 骆驼性情温顺而执拗,耐力坚韧又顽强,能在炎炎烈日、水干草枯时找到生命之水,坚强地存活。

 骆驼还能在漫漫黄沙、逆风飞扬中找到归路,以其特有的灵性和毅志,作为超乎一般的杰出驮兽,被誉为“沙漠之舟”。

 骆驼在古代商队贸易乃至政治军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汉到唐持续近千载的岁月中,古人创作了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它们的形态、组合、驮载的物品等,暗示着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像是一种符号,成为“丝绸之路”的象征。

 而现在陆一浩画骆驼只能全凭想象,所以出现驼队牵引绳是拉紧的 显然违背了生活常识。

 刘世雨从小生活在农村,农村有油磨坊,他看见过拉骆驼,所以记忆犹深。

 艺术家陆一浩在西和县乃至戈壁省也是一个名人,出了这样的低级错误,而自己不知,所以他有些羞愧。

 岁月的风雨洗去了历史的斑驳,现实的印记又回忆历史,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难免有些错误。

 陆一浩赶紧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说:“你的好眼力。”他把一支烟递给刘世雨。

 刘世雨摆摆手,“叔叔,我不会吸烟。”

 “他曾经是侦察兵出身,当然好眼力。”陆呦呦介绍刘世雨当兵的过去。

 “呦呦,我是瞎猜,农村孩子,见过骆驼。”刘世雨不想让呦呦提他当兵的过去,咀嚼起来太苦了,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剂。

 他选择遗忘痛苦。

 刘世雨喝了一口茶,掩饰那段忘不了的岁月。

 陆一浩听到刘世雨叫他独生女儿,“呦呦”。

 知道关系不一般,他心里面有一种不痛快,一个陌生人就抢走他的小棉袄。

 一种沧桑感由此而生,把女儿交到陌生人的手里,没有血缘,却胜似血缘。

 陆一浩心里有一种失落。

 呦呦家庭生活,在县城属于中产阶级,桌子上四盘菜,一个豆芽炒粉条,白菜炖豆腐,蒜苗炒肉,鸡蛋炒韭黄,已经够丰盛了。

 白菜炖豆腐,营养高 是呦呦小小养成的口味,主要是陆呦呦爱吃。

 饭是茄子行面揪片,陆呦呦妈妈母亲韩秋月在锅里又多舀了一瓢水。

 刘世雨心里不踏实,他知道一个陌生人打乱了,呦呦家里的生活秩序。

 他显得有点尴尬,幸好,有女朋友陆呦呦坐在旁边,他心里踏实了一些,紧张的心慢慢放松。

 准岳母韩秋月从餐厅走出来,刘世雨站起来赶紧打了招呼。

 “阿姨好。”

 刘世雨吃了一口面条,感觉味道有点淡,陆呦呦夹了豆芽,放在刘世雨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