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文成公主

第69章 市长在雪山遐想(第2页)

 县长何惠明赶紧说:“环评工程,已经报上去了?”

 水利局长董旭补充说:“我们在原有路的基础上,修一条两米宽的砂石路,这样便于牧民生活。”

 “你的人(介绍引流隧洞)呢?”

 县长何惠明对局长董旭的安排很不满。

 市长祁连雪感到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以前的隧洞工程汇报中,他也体会到引流隧洞的复杂和艰难,但是他此时不能表露出来。

 “这是一项大型工程,工作要做实,做细,做扎实。”市长祁连雪说了短短的六个字,显然他在委婉的批评县长何惠明。

 “停车。”刘世雨把车停在河口森林保护站,一个红石口的地方。

 “处长,不走了。”

 李黎平接上了话茬说:“你以为可可湖,水木雪莲隧洞,领导说上去就上去,那是吃大煮牛骨头,能到这儿就不错了。”

 “领导,高山缺氧,肺水肿,这个责任谁承担?”

 雪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上去,刘世雨忽略了这一点。

 水利厅副厅长樊原土,水利厅隧洞专家,水利工程设计专家、水利地质构造专家,市长祁连雪下了车,后面跟着西河县县长何惠明,市水利局长,还有各部门主管领导。

 县水利局长董旭悄悄地快步走到刘世雨,前面领头的越野车面前。

 厉声质问引流管理处长南山:“你们人呢?”

 “夏处长坐在那辆奔驰商务车上,专家随时询问,你们要回答好,却在这里藏起来。”

 “商务奔驰车上不是人多吗?职务不够,没资格做。”夏润雨辩解了一句就不再说话了,她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下属对上级绝对服从。

 其实夏润雨不喜欢坐商务奔驰车,那儿是接近领导的机会,也是表现自己的舞台。

 但是她还是不愿意去坐,坐在奔驰商务车没有安全感。

 还是坐在刘世雨这辆车舒适,最重要的是心里有安全感。

 所以她不自觉的坐上了越野车,虽然这辆车有点破旧,但是坐在里面,她内心有一种愉悦感。

 “人多就是理由,不会给你协调吗?”局长董旭气呼呼的又走到了调研队伍里。

 市长祁连雪用手指指,冷龙岭雪山最高峰岗卡雪峰,对水利厅副厅长樊原土说:“樊厅长,在岗卡雪峰左侧三公里处,有个地方叫可可湖,往前有个断崖,断崖处标定引流隧洞,地图上叫·····”

 “我们暂时定名为“水木雪莲隧洞”,海拔标高3436米。”在一旁的夏润雨副处长,接过市长祁连雪的话茬。

 强烈的冰雪刺激,让他眼睛睁不开,樊原土用手盖在眼睛上面。

 局长董旭拿过望远镜,赶紧走到樊原土面前,毕恭毕敬的说;‘樊厅长,到冷龙岭雪山还有十五公里’。

 作为水利专家他也知道,山上一公里,山下十公里。

 董旭局长说的十五公里,仅仅是直线距离,在平地越野车行驶也就是十分钟,可是在山上不那么容易,樊厅长也就不强人所难,他拿起望远镜。

 县长何惠明把另一个望远镜递给市长祁连雪,两个人用望远镜观察冷龙岭雪山。

 市长祁连雪俨然就是决胜千里的将军,他举起了望远镜。

 引流工程已规划了十五年,老岳父曾经的市委书记徐民意夙愿没有完成。

 论公事,隧洞工程是金城市一件大事,今天要他来完成,人生能有几回搏,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为金城市办一件大事,机遇交给了祁连雪,他要抓住机遇。

 论私事,他也是报答老市委书记徐民意的知遇之恩。

 此时祁连雪无言的感情涌上心头,市长祁连雪看到的,不是冷龙岭雪山水木雪莲隧洞。

 而是想起自己的十八岁,他在学校吃不饱肚子,每顿只喝一碗白菜汤,吃两个馍馍。

 到今天草原上,吃大煮牦牛骨头也不香了,十八岁繁重的学习,两个馒头还是叔叔接济的面粉。

 祁连雪故意在视察队专家面前,慢悠悠观察,给人以一种神秘感。

 亲人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每年暑假,两个哥哥已分家。

 割麦子一点也不给他帮忙,祁连雪和母亲收割小麦,那种滋味,那种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为了缓解生活的压力,妈妈还是希望多种几亩地,可缺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