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癫叁捯肆

第273章 朝堂争论(第2页)

 嬴政听闻,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冷冷地看着众人:“诸位,此事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关乎我大秦未来兴衰的长远大计,岂容你们随意阻拦。

 你们只知叫嚷朝堂生乱,可曾静下心来仔细想过,若不广纳贤才,大秦如何能在诸侯纷争中,持续保持优势,脱颖而出,实现大秦历代先王一统六国之夙愿?”

 勋旧们被嬴政的气势所震慑,彼此对视,一时语塞。

 但片刻后,为首的这位老臣,硬着头皮再次上前:“大王圣明,只是这些外来之人,皆来自山东六国,人心隔肚皮,心思实在难测。

 万一其中混入六国派来的细作,刺探我大秦机密,扰乱朝堂政务,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我大秦多年积累的根基恐将毁于一旦!”

 就在朝堂气氛愈发紧张之时,秦臻从群臣之列中稳步走出。

 他先向嬴政行礼,而后转身面向勋旧们,条理清晰地反驳道:“诸位大人,选拔贤才一事,自有一套严苛且完备的考核流程。

 从身世背景的详细核查,到学识才能的层层筛选,再到品行操守的多方考察,无一不是严谨细致。在如此缜密的考核之下,何来奸细之说?

 若只因担忧尚未发生的未知之险,便裹足不前,放弃强国之路,实乃短视之举,恐将贻误大秦千秋大业!”

 秦臻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支持纳贤的大臣们纷纷点头,称赞其深谋远虑;而反对的勋旧们则涨红了脸,想要反驳却又一时难以找到有力的说辞。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整个朝堂陷入一片激烈的争论之中,气氛剑拔弩张。

 秦臻目光坚定,继续扫视着勋旧众人:“诸位大人,秦国僻处西陲,曾屡遭他国欺凌。历经数代先君艰苦开拓,方有今日之规模。

 往昔穆公重用由余、百里奚等外邦之士,遂称霸西戎,令秦国声威远扬;

 孝公任用商君推行变法,秦国得以崛起于乱世之中,为后续东出争霸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