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信件,北海(第2页)

 对此苏苜一一回信,先与魏明报了一声平安,也与其分享了这几年消失了原因,他还给魏明描述了时间之地的所见所闻,魏明还是第一个明确知道苏苜去向的人,因为魏明对修仙没有什么概念,他知道苏苜很强,但不知道苏苜到底强在哪里,所以他们的聊天百无禁忌的聊,什么都能聊。

 这一点魏明也有同样感受。

 他能吐槽官场的尔虞我诈,甚至一些机密政策都能聊上两句,询问苏苜的看法,他能在信上吐槽上司,他知道苏苜不会说说出去,两人纵横皆不相交,却依然成为了朋友。

 这便是一大幸事。

 苏苜给魏明的回信是最为轻松惬意的想聊什么聊什么,庆祝其的成就,还送了一杯灵酒灵果回去当做贺礼。

 之后的苏苜并未在大俞多做停留,他便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一路向北走。

 很快便跨过了数个王朝,这些王朝有大有小。

 很快,他便来到前往天北源头的最后一段路程。

 北海。

 顾名思义,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海洋。

 咸腥味道的海风吹拂而过。

 苏苜骑着老山羊降落在沿海的渔村,也不算村,而是大型的城镇。

 这座镇子很是繁华,码头停满了出海的渔船,大小不一,而镇上各色内陆见不到的海货比比皆是。

 一船一船的新鲜海鱼从大船上顷倒而下,一些皮肤黝黑的老人将品相上好的鱼货挑出来,特别供应给酒楼。

 而一些品相差的当即便被熟练的去掉内脏当街售卖,如无人要便烘干晒干,制作成咸味的鱼干向别的城市出售。

 一些权贵想要吃上这么一口。

 还会带着一车一车的冰块等待着船只的卸货。

 可见这里繁华的原因。

 苏苜还在这些船上看到了术法的运用,用于保鲜,看来这个村庄也并非是全然的普通。

 按照论道帖上所写,天北源头的地点飘忽不定,且有大阵遮掩。

 据说那是一片飘荡在北海之上的自然洞天,而且这个飘忽不定并非是平面的,他沉入万丈海底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