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那么定价究竟对谁有利?(第2页)

 高耸的高炉中,滚烫的铁水流淌如瀑布,场面令人震撼。旁边新造了一座更高、更大的高炉,已经开始兴建至两人多高,规模比之前更大,不禁使人联想到未来钢铁堆积成山的壮丽场景。

 他收拾心情,跟着大队人马走。大秦统一六国已成为现实,若想改变张氏家族的命运,就必须在太子李华面前有所作为。

 “冰雪已融,浮冰被推开后,水车也能启动。”

 “锻造好的犁铧和犁刀用锤锻合并,淬火后就可使用。目前已有一千余套完成,之后效率更快。”

 众人走到尽头时,眼前的铁器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十几名工人正在装车清点,沉重的压力在地面留下深深的痕迹。田文递给李华一套样品:

 “相比过去的版本,这版更加精致紧凑,且耐用度大大提高。”

 李华反复端详,赞叹不已:“以前都是铁块似的玩意儿,现在变成了优质的钢材。就算我没有参与,早晚也会有人做出这样的革新。”

 “哪里话,先生实在过谦。”

 看到李华对草棚内一角较大的铁犁感兴趣,他进一步介绍道:

 “普通版本免费借给百姓使用的;那边的是由技艺娴熟匠人特别制造进阶款。”

 李华兴趣浓厚:“咱们去看看。”

 进入草棚时,所有工匠纷纷行礼。田文展示一款进阶耕犁,让李华试用。

 “这是‘√’形状的新版本,结构更稳当。”

 李华思索着推广的问题:“需要更多钢铁产能提高才能大规模普及,否则现阶段很难实现。”

 “不着急。好戏还在后头。”

 田文神秘一笑,朝外面招了招手。不多久提着全金属耕犁的人匆匆走来。

 这把农具形制完整,看起来十分粗拙。

 小主,

 “这个?”

 “全套的耕犁,都是铁制的,而且出乎意料地轻便。”

 从未有人用昂贵铁料制造这种工具。“微臣称为它‘王家犁’”,陈安补充道。

 “王家犁?不好。”

 “我不曾为它出一份力。若要命名,应称为‘陈氏犁’。”

 李华正色道。

 田文笑了:“殿下知道这把犁的价格吗?”

 李华猜了一下:“至少十个贯

 一斗米只要三文钱,一只肥兔子才四文钱,一名士卒的装备也不过一千多文钱。如今某家犁却标到了八万八千文钱,足足比以前贵了十倍之多!谁能买得起?不是说要降低铁器价格,让百姓都用得起吗?怎么反而越卖越贵了!

 “公子,这就是为什么要称它为‘大公子犁’啊。”

 “花八万八买一个陈氏犁,想想都觉得亏。”

 “但若是购买大公子犁,简直赚翻了!”

 “单是这个名字,耕地速度起码提高三成。”

 “微臣看着售价都心疼呢。”

 ** 心安理得地说。

 扶苏哭笑不得:“用了我的名字就能使耕地变快吗?”

 “公子也耕过田,应该明白这道理吧。”

 **

 笑容意味深长地说:“你明白如何耕田,可不明白世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