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高俅举荐童贯(第3页)

 众人皆是神色凝重,深知此番行动的艰难与危险。 

 随后的日子里,吴用等人日夜奔波,四处搜集证据。然而,过程并不顺利,童贯的党羽遍布各处,对他们百般阻挠。 

 有一次,吴用在探访一位证人时,险些被童贯的手下发现。幸好他机智应对,才逃过一劫。 

 赵天明在联络忠义之士时,也遭遇了不少困难。有些人畏惧童贯的权势,不敢参与;有些人则对朝廷失去了信心,不愿相助。 

 柴进在朝中的旧识也大多三缄其口,不愿轻易得罪高俅和蔡京。 

 尽管困难重重,但吴用等人并未放弃。他们深知,此事关乎国家存亡,百姓安危。 

 终于,经过多日的努力,他们搜集到了一些关键证据,也写成了一份详细的边境情况奏报。 

 吴用看着手中的铁血丹书帖,说道:“成败在此一举,希望陛下能够明察秋毫,拯救大宋于危难之中。” 

 柴进深吸一口气,说道:“事不宜迟,我们立刻进宫面圣。” 

 众人怀揣着希望和忐忑,向着皇宫走去。 

 众人刚到宫门口,就被陈公公带人给拦下了。陈公公双手叉腰,一脸傲慢地说道:“柴大官人,此乃皇宫禁地,不得随意进入。” 

 柴进怒目而视,举起手中的丹书铁券,大声说道:“我有丹书铁券在手,你敢拦我,小心我治你的罪!” 

 陈公公心头一颤,但仍强装镇定,阴阳怪气地说道:“柴大官人好大的威风,你想进宫?老奴可不敢阻拦。但此时此刻圣上并不在宫内。” 

 柴进眉头紧皱,急切地问道:“那陛下到哪去了?” 

 陈公公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慢悠悠地说道:“陛下与高太尉他们狩猎去了,怕是要日落才能回宫。” 

 赵天明一听,忍不住说道:“这都什么时候了,陛下还有心思去狩猎!” 

 陈公公瞥了赵天明一眼,冷哼道:“哼,这是陛下的事,岂是你等能议论的。” 

 吴用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陈公公,此事关乎国家安危,还望公公能通融一下,让我们能尽快见到陛下。” 

 陈公公白了吴用一眼,说道:“吴先生,不是老奴不通融,实在是陛下不在宫中,老奴也无能为力啊。” 

 柴进气得咬牙切齿,说道:“陈公公,你莫要故意刁难。若因你的阻拦耽误了大事,你担当得起吗?” 

 陈公公脸色一变,说道:“柴大官人,老奴也是奉命行事,您可别吓唬老奴。” 

 吴用见状,拉了拉柴进的衣袖,低声说道:“柴大官人,莫要与他争执,我们先在此等候陛下归来。” 

 柴进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众人在宫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渐渐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