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蔡京高俅不择手段

 宋江在营帐中苦思对策,最终决定先派使者前往京城,试图与朝廷谈判,争取保住赵天明和鲁智深的性命,同时为梁山争取更多的利益。 

 吴用挑选了能言善辩的燕青作为使者。燕青带着梁山的诚意和条件,快马加鞭赶往京城。 

 京城中,宋徽宗在高俅和蔡京的怂恿下,本就对梁山充满敌意,对燕青的到来并未表现出多少善意。 

 燕青不卑不亢,向宋徽宗表明梁山的忠心,称梁山众人只是被奸人所逼,才落草为寇。如今愿为朝廷效力,只求放过赵天明和鲁智深,并给予梁山众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高俅在一旁冷笑道:“梁山贼寇,作恶多端,岂能轻易放过!” 

 蔡京也附和道:“陛下,切不可听信这贼人的花言巧语。” 

 燕青据理力争,言辞恳切,宋徽宗心中略有动摇。 

 就在此时,朝廷中一些正义之士站了出来,为梁山说话。他们指出梁山众人多是被世道所迫,若能招安,为朝廷所用,也是一件好事。 

 宋徽宗陷入沉思,最终决定先将燕青留在京城,再做定夺。 

 燕青在京城等待消息的日子里,四处活动,试图说服更多的官员支持梁山的招安。 

 而梁山这边,宋江等人焦急地等待着燕青的消息。 

 李逵焦躁道:“哥哥,这鸟朝廷若是不肯答应,俺铁牛就杀将过去!” 

 宋江喝道:“不可鲁莽,且看燕青兄弟能否带回好消息。” 

 与此同时,高俅和蔡京见宋徽宗态度有所松动,心中焦急。他们暗中派人在京城散布谣言,说梁山贼寇不可信,一旦招安,必生祸乱。 

 宋徽宗听闻这些谣言,又开始犹豫起来。 

 燕青得知此事,深知情况危急。他冒险求见宋徽宗,再次表明梁山的诚意,并指出那些谣言皆是高俅和蔡京的阴谋。 

 宋徽宗半信半疑,决定派亲信前往梁山查看情况。 

 亲信来到梁山,看到梁山众人虽然落草,但军纪严明,并非如传言中那般凶残。 

 亲信回到京城,将所见所闻如实禀报宋徽宗。宋徽宗终于下定决心,答应招安梁山,但提出了一些条件,如梁山众人需接受改编,听从朝廷调遣等。 

 燕青带着宋徽宗的旨意回到梁山。 

 宋江等人闻知可以招安,但需接受条件,众人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武松道:“哥哥,这朝廷的条件如此苛刻,恐有诈。” 

 林冲也道:“不可轻信,以防中了奸人的圈套。” 

 宋江道:“如今局势,若不招安,赵天明和鲁智深性命难保,梁山也将永无宁日。且先应下,日后再作打算。” 

 最终,梁山众人决定接受招安。 

 吴用得知赵天明和鲁智深被囚于大牢,作为筹码要挟梁山,便在营帐中苦思营救之计。 

 吴用轻摇羽扇,目光深邃,道:“要救赵天明和鲁智深兄弟,需得从长计议,巧施谋略。” 

 一旁的燕青挺身而出,道:“先生,我在京城时与李师师姑娘有些交情,或许可通过她获取一些消息,探寻救人之法。” 

 吴用眼睛一亮,道:“此乃一着妙棋。燕青兄弟,你速速前往京城,寻李师师姑娘相助。但此行需万分小心,切不可暴露行踪。” 

 燕青点头应道:“先生放心,燕青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