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独独没有她(第2页)

周县令这才想起来,好像好一阵没看见桑落了:“快去寻桑大夫。”

衙役四处张望了一阵:“刚才还在啊。怎么不见了。”

东厢房内。

桑落披散着头发,衣带又被某人压得死死的。整个人被迫靠在床榻上。

她有些想不通。颜如玉每次中毒也好,受伤也罢,怎么就能像没事人一样灵活翻身,扯衣带也就罢了,现在还添了一个叼木珠发簪的喜好。

有手不用,非要用嘴。

这么叼着,当真是狗。

“你是在装病吧?”她蹙着眉,压低了嗓音。

颜如玉看她炸毛,心情好得很,将咬下来的发簪扔在一旁。

他一手撑着头,笑着看她,手指穿入她的青丝之间,轻轻缠绕着。

长发披散的她,顿时少了棱角和尖刺,平常冰凉的眼眸,此刻也似是含着春水一般。

是他梦过千百回的模样。

喉结悄然滚动:“你若再带着那些女人的东西来,本使决不轻饶。”

指尖拂开她脸上的发丝,最后轻轻点住她的唇,他眸色翻涌,还未俯身吻上,桑落一张口就咬住他的指节。

毫不留情。

舌尖不经意的扫过。温温的,润润的。

那一点点的疼痛,反而成了催情的药。

颜如玉毫不退缩地压住那柔软的温润,哑着嗓音在她耳边吹气:“想不到,桑大夫竟喜欢这种野路子啊”

又麻又痒,那热气直往耳朵里钻。

桑落终是忍不住,松开牙齿躲闪起来,嘴里却不肯认输:“颜如玉,你下次再随便拔我的簪子,我也决不轻饶!”

毫无威慑力。

颜如玉好整以暇地看她:“桑大夫准备用鞭子,还是蜡烛?”

桑落顿时一噎,正想开口,门又被敲响了。

太医们又回来了,在门外扬声说道:

“颜大人,听说您的腿伤是那个桑大夫治的。那个桑大夫擅看男病,对接骨一窍不通,下官正是骨科,不若容下官为您诊治,以免留下病根。”

这声音不小。县衙里的人都听见了。

那个绿衣女大夫居然是看男病的?

人们面面相觑。

万大夫正在替人缝合,一听太医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顿时就明白了。

这帮子蠹虫跑了这么远,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如今汲县里井然有序,他们什么功劳都没有,总要挑出一个错处来,才显出他们来这里的价值。

桑大夫的出身,就是最大的错处。自然成了他们攻讦的目标。

万大夫是军医出身。军队里才不分什么出身、什么门科,能治伤救命的大夫,就是好大夫。

他看不下去了,正要往前说话。

又听见一个太医在那里帮腔:“正是。颜大人,那桑大夫一介女流,不过是学了几个偏方罢了。您腿骨伤了,若不好好复位,极易造成瘸拐。”

当官的都知道,没有哪个朝廷,会用一个瘸子当臣子。

万大夫也犹豫了。军队行医,以存活为主,自然不会去顾及是否美观,是否还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若真落下病根,前途尽毁。

门板纹丝不动。

桑落想要起身去开门,却被颜如玉压下。

他揉了揉她的唇,笑盈盈地看着她,朗声说道:“桑大夫的医术,本使信得过。”

门外太医不依不饶,毕竟治好了颜如玉,回京也能给太妃交差,于是继续苦口婆心地劝着:“颜大人!前途岂能儿戏?若有万一——”

“若有万一,倒也简单,”颜如玉的嗓音渐渐不悦,“敲断另一条腿,不就又整齐了?”

挣扎着要起身的桑落,顿时动作一滞,仰起头看他。若是旁人说这话,她分毫不信。可颜如玉不一样,他真的会做这样的事。

留意到她的注视,颜如玉嘴角勾起慵懒弧度,悄声说道:“本使若瘸了,桑大夫岂不是要愧疚一世?”

桑落眨了眨眼,将唇印在他的唇上。

手臂勾住他的脖子,生涩地吮咬起来。

见他失了神,桑落心中得逞地一笑,悄悄抽出衣带,再翻身压在他身上,发丝倾泻而下。

药香弥漫。

颜如玉哪里顶得住?

呼吸渐渐粗重,防备彻底瓦解,喉结在她灼灼注视下滚动:“原来桑大夫喜欢这个姿势”

桑落俯下身,似有似无地擦过他的唇边,将木珠发簪握在手中,趁着男人意乱情迷,利索地翻身下了床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