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猜对有奖励(第2页)
“有劳太妃挂怀,伤筋动骨一百天,除了不便行走,公事还是能办的。”
叶姑姑这才扶着太妃走上台阶坐了下来。
在桑落的案子定调之后,太妃与圣人的话语权又回来了一些,加上颜如玉坐镇,整个朝议就很顺畅。唯独镇北军换防的人选迟迟没有定下来。
太妃出自吕家,吕将军原本是不应该去的,可朝中众人早已私下勾兑过,即便不送吕将军去,至少也将他麾下的大员送一些去。这是分裂吕家军的好机会。
漠北本就荒芜,军队驻扎多年,已经当地驻田落户娶妻生子。吕家军去了,就是虎落平阳,鹰入鸟笼。这一去七年,到时圣人也长大了,太妃也老了。自是最好不过的事。
太妃对此事焦头烂额,她瞥向颜如玉,见他只是用手支着头眯眼听,并未有说话的打算,又开口问道:“颜卿以为该送谁去?”
颜如玉睁开眼,目光扫向群臣,最后说道:“微臣以为,不如将这七年换将的规矩改作每三年,朝中文臣武将,搭配着轮流去住上三年。”
这显然是玩笑话。可朝堂上怎能说笑话?驻军换防乃是大事。毕竟北有邯枝、木速蛮等国,稍有松懈就可能丢失城池。
“照颜大人这么说,我平西大军和镇南大军也要每三年换一次了?朝中大臣干脆什么都别做了!东南西北轮一圈,十二年过去了!”
颜如玉挑着眉道:“本使觉得甚妥。”
妥个头!
太妃见这阵势剑拔弩张,干脆趁机换了话题:“刑部走水一事,查得如何了?”
刑部尚书道:“如今看来就是守夜之人,烤火时不慎飘出一个火星子,点燃了屋内的文书,这就燃起来了。尸首损毁了一半,剩下的都转到了直使衙门。”
太妃自然不信这个解释。怎么就那么巧,恰恰点着了存放尸首的位置。镇国公府的人如此大胆,简直就是在挑衅。
好在颜如玉今日回来了,这该查的该抓的,一个都不能放过。
朝议一结束,颜如玉作势要走,又被太妃留下。
颜如玉被抬进昌宁宫,太妃让叶姑姑赏了一些恢复伤骨的药,又问道:“桑大夫的案子,你要上上心。”
颜如玉问:“太妃要微臣怎么上心?”
“你能不知道?”太妃将十几本关于此案的奏折拍了拍,“那万民书不就是你写的?”
颜如玉很冤枉:“万民书与微臣无关。”
“行了。”太妃摆摆手,凤眼睨着他,故作漫不经心地问,“哀家看那桑大夫对你倒是颇为上心,你若有意,哀家就做个媒人如何?”
颜如玉还未答话。
太妃又道:“你若不愿意,哀家倒是很愿意为顾卿周旋此事。”
颜如玉心中一凛,仍旧没有答话。
太妃有些吃不准他的意图,他面色如常根本看不出端倪来,端起手中的药羹,喝了下去,又继续说道:“原本哀家用他也只是为了查一查各个衙门里的文书,此次这案子,他倒是将鸡毛用成了令箭。可见顾卿对桑大夫有几分真心。”
颜如玉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肩膀上被桑落咬下的那一口竟然开始疼了起来。
他摩挲着玉蝉,说道:“桑大夫,她的嫌疑并未解除。待案子了结,太妃不如亲自问问桑大夫的意思。”
太妃似是很愁:“颜卿,你到年底就二十有一了,哀家都替你着急,也不知什么女子才能入你的眼啊。”
颜如玉也很是烦恼地笑笑:“微臣此时并无娶妻的打算。”
“连个侍妾也没有。别人会怎么说?”太妃对此事也很介怀,步步紧逼。
颜如玉思索了好一阵,看看屋内的宫娥和内官,欲言又止。
叶姑姑挥挥手,带着众人退了出去。
颜如玉这才面露难色地说道:“实不相瞒,微臣身有隐疾。四年前,三夫人送微臣入宫之前,让微臣服下了一杯烈酒,伤了身。这几个月,微臣几次寻桑大夫看诊,她总是推脱......”
太妃越听脸色越难看。她的双眼就没有从颜如玉脸上挪开过,试图再一次从他的脸上辨出真伪。
这样的事,听起来匪夷所思。可颜如玉是什么人,他能甘居第一面首的名头,可见是把名声置之度外了的,不会是为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由头,故意毁了自己名声吧?
可又想起他第一次入宫之前,三夫人反反复复保证没碰过他。颜如玉入宫后也只是恳求自己用他的脑子。
旋即她又觉得兴许就是因为有隐疾,才故意借着第一面首的名头来遮掩。男人嘛,总是不肯承认自己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