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海拉尔要塞

海拉尔要塞是日军最早建立的要塞之一,从1934年6月开始修建,一直到1937年年末才完工。历时三年半左右,整个要塞占地面积约为21平方公里,是除了东宁要塞之外,最大的一座要塞。
  
  这个要塞和阿尔山要塞有很大的不同。阿尔山要塞是修建在阿尔山城区外的山上,利用阿尔山的地势修建而成。而海拉尔要塞则直接修建在了海拉尔城市之中。
  
  由于海拉尔城区西、北、东三面地形突起,北部的敖包山是市区的制高点,日军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优势,在城市四周高地建立了五个主阵地和四个辅助阵地。
  
  整个要塞结构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层,地下结构位于海拉尔城地下12米到17米的位置。海拉尔要塞的地下结构采用的是掘进式建成,内部构造极为复杂。地下各种工事总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地下通道总长约四公里左右,各类用房五十多间,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如果光听地下的规模,可能觉得这个规模还不如阿尔山要塞。不过,这只是海拉尔要塞地下的规模,地面之上还有各种防御工事。地上部分有三十多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明暗堡和顶盖工事。除此之外,还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掩蔽部及观察所、指挥所,以及迫击炮、火炮阵地和防坦克壕等。
  
  这些明暗堡垒每一个都是小型的要塞,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机枪碉堡或者是一个建筑,而是一个建筑群。这些建筑群还连接着地下要塞的出入口。日军可以随时通过地下要塞向这些明暗堡垒派遣援军增援,这样可以保证地面明暗堡垒被攻陷之后,日军随时都可以派兵夺回来。
  
  除此之外,在地下要塞之中,日军还囤积着大量的军事物资,各种粮食炮弹足够日军在这个要塞坚守两年之久。
  
  海拉尔要塞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修建这个要塞时,日军用了13万的劳工。这些劳工大部分都是日军从华夏各个地方骗来的农民,还有一些战俘,总共有13万人左右。这13万人之中,有接近一半没有熬到要塞修建完成,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和恶劣的工作环境而死亡。活下来的这些劳工,也并没有能够幸存。这些劳工在海拉尔要塞修建完成之后,日军为了防止要塞的布局被人知道,将这些劳工集体枪毙,也就是后世发现的海拉尔万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