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严青谈国策

 “那咋不得500石啊?多吗?咱大明岁入1800万两,咱给自己儿子500石的俸禄多吗?”

 老朱很不满意严青对于自己决策的置喙,毕竟在老朱心里,严青就是个不懂政治的蠢蛋。

 “郡王呢?镇国将军呢?辅国将军呢?往下甚至绵延七八代人,都需要朝廷给俸禄!”

 “那又如何!?我堂堂大明,养不起咱朱家那点后人?你到底要说何事?”

 老朱愈发不喜。

 “陛下有子26人,除开我大哥,也就是说有藩王25人,咱不多算,每个藩王3子,不过分吧?”

 “少了!不过分,三个太少,至少五个!”

 老朱打心底觉得孩子越多越好,还没意识到问题。

 “那么,就有了75位镇国将军,15年后陆续成家,20年后就有了225位辅国将军,同样20年后,675位奉国将军,以此类推!在大明开国100年之时,整个大明需要供养皇族6075人,这还只有男丁,且只是按照每人3子来算。”

 这个时候老朱也已经意识到问题出哪了,方才还一副颇为不开心的表情这会也收了。

 “可!咱的子孙后代咱就不管了??”

 这下老朱只能询问严青了。

 “自然不能不管,供养皇族可以!但大明的岁入就那么多,想要不断供养只能开源节流!归根结底就是这样!”

 严青顺了口气接着说。

 “按照方才所算,真是数据只大不小,那么就需要调整藩王后代的年俸,你若有能力文治武功,那你的俸禄就会高,如若你只想做一个闲散皇亲,也让你舒舒服服一辈子!”

 “同时,现如今大明的粮食人口也会逐年增多,土地兼并也需要解决,同时海防肃清后逐步开海,改税制,这些都是开源的办法,同时叔您可以参考大汉推恩令,目前我就想到这么多!有想到再补充!”

 说了这么久严青也是口干舌燥,自己去客厅喝茶去了,留老朱一个人沉思。

 严青才不管自己的话会有啥后果,那是洪武大帝,还有朱标这个内政小能手辅助,办法都说了还办不好,那大明气数也就那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