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成绩大变脸气晕太公(第2页)
眨眼间,春去夏来,又到了放田假的时候,太公就盼着大海再给他带回来一张最优秀学生的奖状。离放假还有半个多月,太公就跟管家念叨过几次,管家则给他打着保票,二人可谓信心满满。可太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大大的热热的希望却落空了。放假一回来,大海依然是笑容灿烂,高高兴兴的给爷爷说,“爷爷我放假了!”
爷爷笑逐颜开,写满了高兴的双眼直看大海的手和书包,那眼神满是热切的期盼。大海好像没感觉到什么一样,说完就要走。魏长工原本站在门口,此时看到大海要走,便转身也要走。可太公却说:“大海呀,你慢着。放假了,一个学期结束了,怎么没看到你带回奖状啊?”
大海头也没回,毫不在乎的说,“哦,那玩意儿啊,忘带了。”
爷爷一听这话,又看到大海蛮不在乎的样子,这心里的感觉,就像是倒了五味瓶,说不清到底啥滋味,只是觉得大海似乎跟上个学期不太一样了。霎那间,爷爷想起了这个学期,每一次回来给他饭钱和零花钱的时候,他都要多要一点,最少都要十文,最多的时候多要过二百文银子;当时太公倒也没在意什么,只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长学问,长本事,长见识,多要点钱,吃的好点,也在情理之中;再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在吃喝上掐亏他。可孩子总是想着多要钱,这本就不是好苗头,自己怎么就没在意呢?还有就是,每次回家来,他都是放下书包就往外跑。太公曾经问过魏长工,“大海跑着去干什么?”魏长工说,“他、他就是到院子外边去看看风景啊,有的时候吧,碰着同龄的小伙伴也跟他们侃侃大山,吹吹牛皮,没见他有别的什么事啊。”
,!
现在一问,听大海如此回答,他把这一切都串起来之后,就觉得这事儿有点儿不妙。可这也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令他很不舒服,因此他想把大海的情况了解一下,就问大海:“考分可是你们学生的命根儿呢,这奖状是用考分换出来的,你给爷爷说实话,到底是没得到奖状,还是忘了带回来?”
大海回了回头,说:“忘了忘了,真的忘了。光急着回家来看爷爷了,就忘了。”
他说的很坦然很自然,太公便觉得也许是真的忘了。可是再一想又觉得不对,他就问魏长工:“小魏呀,你去接少爷,给他收拾东西,你就没看见那奖状吗?”
魏长工不知道点头好还是摇头好,只得一句不吭。太公这时候的脸色已经晴转少云,看着大海一只脚已经跨出了门槛,爷爷的声音有点生硬的说道,“大海,你给我站下。”
大海这时候一只脚在门槛外,一只脚在门槛里,头一往后转,身体就拧巴着,看着爷爷说:“爷爷,你不就是问奖状的事吗?那我就实话跟你说吧,我没得到奖状,老师没发给我。”
爷爷的心“咯噔”就提起来了,提到了半山腰一般吊着。宋江在县学上学的时候,虽然没有得过最优秀学生奖状,可每一次放假都有优秀学生的奖状;其实据太公后来所知,这个“最优秀学生”奖状,宋大海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此前此后都没有过。大概是学长为了感激太公对县学的支持吧,特意给他的孙子搞了这么一个特别奖状。当然,宋清在县学读书的时候,因为脑子笨,就一次奖状也没得过,可德行和劳动还有遵纪守规方面却都是最好的,特别是宋清老实,从不惹事也不会出事儿。眼下大海是什么情况呢?不求你再带回一个最优秀学生的奖状来,带回一个优秀学生的奖状总可以呀,可为什么啥都没有,还说的那么理直气壮?这就不是一个好苗头。太公自己当年是在县学读过书的,他对这些事都明白,所以他就又说,“那你哪里也不要去,你倒是给我说明白,这一个学期,无论吃的喝的用的,爷爷都没有亏负过你;爷爷给了你那么多的钱,你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也比别人好,可你为啥连个奖状都没得到?要说你脑子笨,谁能信?你上个学期能够得最优秀学生奖状,这个学期就什么奖都没有了,这不让人奇怪吗?大海你给我交个实底儿,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