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工部的造纸坊成功造出宣纸(第2页)

 他先在陛下面前展示了中等品质的宣纸,让陛下认为现在魏国只能制造出这样的纸张,过几天再拿出那些少量的上品宣纸,逐步提升陛下的期望,既彰显了造纸技术的进步,又避免了因标准过高而带来的风险。

 通过这样的策略汤鸿文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官位,还能在陛下面前留下勤勉务实的印象。他深知官场如棋局,每一步都需谨慎。

 汤鸿文把宣纸带到皇宫的时候,楚凡也没有想到汤鸿文能够如此迅速地完成造纸任务,心中不禁暗自赞叹。

 当汤鸿文恭敬地将宣纸呈上时,楚凡以一种审视的目光仔细地拿起来,细致地观察了一番。虽然这些宣纸的质量与现代社会的精良工艺相比,确实有所不及,但在当前的环境下,它们已经算是非常难得的佳作了。

 毕竟现在的魏国尚未步入工业社会的门槛,其制造技术也尚未达到熟练的水平,能够制作出这样的宣纸,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成就了。

 楚凡在仔细观察过后,转而向汤鸿文提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现在我们制作的宣纸,其成本和产量情况如何?”

 汤鸿文恭敬地回答道:“回禀陛下,得益于您赐予的造纸之法,以及穆云峰提供的俘虏劳力,我们制作的宣纸成本极低,一两银子的成本可以制作出成百上千张这样的宣纸,产量也相当可观。

 有了这些俘虏的加入,工部已经开始着手筹备开设第二个造纸坊。等到那时,我们魏国的文人书生们都能使用上这种宣纸,书写将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享受。”

 在看见成品的宣纸过后,楚凡就知道自己完成系统任务的机会来了。

 在拥有了廉价宣纸之后,之前筹划的文化普及计划终于可以付诸实践了。他坚信只要让百姓们都能读书识字,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廷为官,那么这些世家大族就无法再像现在这样稳固地把持着朝廷的权力。楚凡不禁在内心暗自思忖,到时候这些世家大族是否还能保持现在的平静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