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不同时间的不同认知(第3页)

 杨灵越笑了一下说:“想想你什么时候一直说‘我爱你’这仨字儿。”

 樊兵兵拍了一下他的后背:“你可真是,把我的感动还给我。”

 “好了,去睡吧,我一会儿就完事儿。”

 “不,我陪着你。”

 ........

 第二天 立冬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三侯的意思是: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消失了,变成了河边的大蛤,因为两者之间的线条类似。

 所以啊,人们在不同时间段的认知不是固定不变的。

 事务、情感同理。

 唯一不变的永远是变化本身。

 送别樊兵兵的杨灵越去了中影,并没有发生他预想中,站在道德至高点上一通慷慨陈词,然后一众小瘪三低头俯拜,口称知错的场景。

 闽南语中有一句“不走暗路不怕鬼”。

 当然重要的是参会的算是杨灵越也就四个人,顾问不在,只有黄建兴及两位编剧,所以也可以说是茶话会。

 气氛颇为和谐,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黄建兴没有了曾经电话里的激烈语气,杨灵越的语气也没了鄙夷。

 “那我饰演一个断了胳膊的支援队长?”

 黄建兴笑呵呵地说:“是啊,你这体型,这么年轻,在那个年代,在白区农村没被抓壮丁,肯定得残疾啊。”

 “有道理,两位编剧老师是打算怎么写这段的?”

 编剧甲说:“为了救被地主抢走的妹妹,被砍断的胳膊。”

 编剧乙说:“通过和宁昊饰演的小推车车夫对话引出。”

 “因为报复而参加支援?”

 编剧甲摆摆手说:“当然不是,是为了保护自已分到的地。”

 杨灵越赞叹地说:“不愧是前辈,比我想的好。黄导费心了,兄弟我任性了。”

 黄建兴笑呵呵地说:“没有没有,哪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创作,各抒已见。有歧义不怕,只要肯沟通,总会达成一致的。”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