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此处禁火烛 原是烟花地

 天顺府,又名顺天府。

 梁国自立国以来,这里一直都是梁国的都城所在。取名顺天,乃是顺应天意,立此为都之意。直到淳安帝之父,永桀皇帝登基后,才改国都为京师府,并将顺天府更名为天顺府。

 你都改了国都,不顺应天意了,这里自然不能叫做顺天府了。

 永桀皇帝之所以更改国都,也是无奈之举。

 当年梁国外有强敌,内有忧患,四子争帝纷争不断。

 而顺天府又处于梁国境内靠北之处,只一青州便可达边境。

 边境的那边,是一群犹如野狼一般凶狠的部落,他们被梁人称为怒卑狼骑!

 天顺府沉重的城门即将缓缓关上,就在这时,一驾马车冲到了城门外。

 “且慢关门,放我们进城。”

 顾冲探出脑袋,一边喊着,一边挥舞手臂。

 守城兵士明明看到了马车,却全当没有看见一样。一声巨响过后,城门在顾冲眼巴巴注视下重重地关闭了。

 “你奶奶的,是一群瞎子守门吗?”

 顾冲将脑袋缩回了马车内,向王轼告状道:“王大人,城门关上了,守门兵士不放我们进城。”

 王轼面无表情地看着顾冲,淡淡说道:“既然进不去,还在这里耽误时间作何?”

 “不是,你倒是让他们把城门打开啊,打开了咱们不就进去了。”

 “啧,你以为他们会听我的?”

 王轼摇头道:“算了,我知道东去不远就有个县城,名叫祈云县。现在过去,或许还来得及。”

 顾冲还想与王轼理论一番,王轼却道:“那里可是有名的烟花之地啊,错过了只怕今夜就要露宿车中了。”

 顾冲一听来了精神,嗷嗷喊道:“于三哥,一定要快……”

 祈云县位于天顺府城东,不过十余里路。骈车原本跑的就快,再加上于老三快马加鞭,转眼就到了县城门外。

 还算运气不错,马车刚刚驶入城内,祈云县城的城门也跟着关闭了。

 小县城自然比不得州郡,换作别处,此时正应是家家晚饭过后,烛灯点燃,阖家团聚之时。

 但在这里,黑夜笼罩着一切。放眼望去,偶尔所见的星星烛火,也是转瞬即灭。

 奇怪的事情还不止如此。

 祈云客栈是小城内唯一的一家客栈,也是西街上唯一有着光亮的地方。

 客栈的灯笼,只挂在离地三尺高处,尚不及成人腰间。

 这唯一的光亮仿佛成了夜间的指明灯,指引着马车缓缓而来。

 “这什么鬼地方,穷得连蜡烛都用不起吗?”

 顾冲嘀咕着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环顾四周后,抬步上前拍响了客栈的门板。

 “吱呀……”

 伙计开门倒是很快,探头出来打量着顾冲,问道:“可是要住店吗?”

 “嗯,住店。”

 伙计听后立刻回身,从里面取出一根挑棍,极其熟练地挑起门前那个灯笼,“客官请进,马车赶去后院,小的这就过去开院门。”

 顾冲诧异,难得客栈只有这一个灯笼吗?

 王轼从车上下来,伙计将两人引到大堂后,提着灯笼就去了后院。他一走,整个大堂就变成了漆黑一片。

 “王大人,咱们不会进了黑店吧?”

 黑暗中顾冲看不到王轼的表情,只听王轼慢声说道:“城内哪有黑店,放心就是了。”

 “阿嚏……”

 紧接着王轼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自语道:“好像凉着了……”

 很快伙计回到大堂,将几人引到二楼客房。

 “客官,烛灯在桌上,自己点燃就是,切记不可点燃时间过长,不然巡更人便会找来了。”

 “怎么你们这里蜡烛十分珍贵吗?”

 顾冲不解问道,伙计笑答:“那倒不是,只不过四月风起天气,城内禁火烛,只可短时照明,不可长时点燃。”

 顾冲点点头,赞道:“想不到这样一个小城,防火意识这么强,不错。”

 “那客官先休息吧,需要什么去楼下喊小的就是。”

 “你先给我们弄点吃的来,再打些热水……”

 简单吃了一口晚饭,王轼觉得身体不适便回屋休息。于老三也是累了一天,跟着也回了房间。他们都走了,顾冲自己也无趣,回到房间将热水倒进木盆中,将双脚放进了木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