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信手摘佳句 出口便成诗(第3页)

 “夫人,我才疏学浅,哪会这个啊。”

 “若艳可是夸你无所不能,怎么,难不成还难到了你?”

 淳安帝呵笑起来,说道:“不错,小顾子,你想想,也去作诗一首。”

 “老爷,这……”

 顾冲讪笑着挠挠脑袋,作诗他肯定不会,不过随便抄袭一首倒不是难事。

 “我来献诗一首。”

 说话间台上又走来一人,顾冲定睛一看,正是刚刚在酒楼内遇到的那个自诩幽州第一才子的李北。

 “在下李北,借此献诗一首,以助雅兴。”

 李北清清嗓子,又晃了晃脑袋,慢声吟道:“青青艾草年复年,不知屈子可人怜。我祭香粽入江中,自此报国不等闲。”

 李北的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起端午,但却句句都在说端午,尤其是最后一句,突显了缅怀忠魂,以身报国的决心。

 “李白兄不愧是幽州第一才子,好诗,好诗啊!”

 “是啊,看来这头名非他莫属了。”

 淳安帝也很欣赏李北的诗作,赞扬道:“这个人文采不错,且胸怀大志,倒是个人才。”

 顾冲嘿嘿一笑,道:“老爷,他这顶多就算个胸中有点墨水,若说人才,还远远不够。”

 “哦?这么说来,你肯定是有比他更好的诗作了。”

 淳安帝觉得顾冲这话有些狂妄了,顺带也激了他一下。

 顾冲本不想出风头,可又不想让淳安帝小看了自己,当下便道:“老爷,好不好暂且不说,至少数量比得过他,小的至少能作出五首来。”

 “吹嘘吧你。”

 淳安帝笑了,愉妃也笑了,“既然你有了诗作,那便上去博个彩头,也让我们见识见识。”

 “好,老爷,夫人稍待。”

 顾冲一拍胸脯,向台前挤了过去。

 “在下京师府顾冲,途径此处,偶遇诗会,随兴作诗一首,预祝诗会大赛圆满成功,也祝幽州父老乡亲,端午快乐,阖家安康……”

 淳安帝在不说,这废话倒是不少。”

 愉妃笑道:“哪里,我倒是觉得,小顾子说得很好。”

 顾冲眼珠一转,写端午的诗有很多,但既然这次诗会是以端午,江南,龙舟做题,那不如就来这首……

 “竟渡身悲千载怨,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陨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顾冲的诗作念完,周围立刻响起了掌声与欢呼声,从场面上看,与李北不相上下。

 “好诗,真是好诗!”

 “看来李北这第一才子的名讳,要被此人夺去了。”

 淳安帝满眼惊疑地望着顾冲,他没料想到顾冲居然真得做出诗来。而且,还是首好诗。

 “这位兄弟,还请府内领取彩头。”

 管家请顾冲进府,顾冲拒绝道:“小可随心而作,难成大雅,不敢领赏,多谢了。”

 说完,顾冲就要下台离去。

 管家急忙上前拉住顾冲,劝说道:“这位小哥,你走不得。”

 “为何我还走不得?”

 “我们老爷说了,必须要进府领彩头,就算你不要彩头,也得等我们小姐看过诗作之后才能走。”

 “啊!”

 顾冲咧嘴道:“还有这等要求,你若早说,我便不上来了。”

 “总不会耽搁多少时间,还请府内一叙。”

 “不行,不行……”

 “来吧,请。”

 管家不由分说,拉着顾冲就走。顾冲急忙向淳安帝望去求助的眼神,却见淳安帝挥了挥手,示意他进府去就是了。

 谢府内,家丁将李北与顾冲的诗作传送进来,谢雨轩正在细细端详。

 “轩儿,这两首皆为佳作,你可选了哪个?”

 谢雨轩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一时之间也难以做出选择。

 “父亲,这两首的确不错,都是何人所作呀?”

 “这首是李北所作,此人是幽州才子。而作这首诗的人名叫顾冲,是从京师而来。”

 “那……他们长相如何?”

 “都是年少俊才,不分伯仲。”

 “这……”

 一时之间,谢家小姐难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