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我有三计(第2页)

 

蹇义:“……”

 

这也就是说,罚的俸禄是真不给了。

 

“皇上,其实……”

 

“天子一言九鼎,岂可出尔反尔?”朱棣打断蹇义,他就是要让群臣长长记性。

 

蹇义:-_-||“皇上圣明。”

 

“没别的事儿,你们先退下吧!”朱棣摆了摆手,“李爱卿留一下。”

 

~

 

“李青,朕总觉着,这次有些鞑靼寇边有蹊跷。”朱棣皱眉道,“太快了,朕刚准备揍他们,他们就跑了,会不会是朝中有人通敌?”

 

“这个……应该不会。”被朱棣这么一说,李青也觉得有些快,从鞑靼寇边,到朱棣决定出征,再到鞑靼跑路,消息送回;

 

前后不过二十天,确实有些不符常理。

 

但李青还是不认为,不有人会做出这样的事儿。

 

“朕倒觉着很有可能。”朱棣哼道,“连三大殿他们都敢烧,还有什么他们不敢做的?”

 

端起茶杯抿了口茶,他苦笑一声:“朕老了,权威大不如前,这些年太子辅国,把大明打理的井井有条,百姓日子逐渐好了起来,这其中,文臣确实出了大力;

 

但同时,文官也得到了成长,只怕朕驾崩之日,就是他们反击之时。”

 

李青默然。

 

就目前这个情况,这几乎是必然的,而小胖……也确实压不住。

 

文臣现在跟小胖一心,是因为有朱棣这个‘恶霸"在,一旦恶霸没了,他们则会成为恶霸。

 

“其实朕倒是有一个办法,你看可不可行?”

 

“皇上你说。”

 

“直接传位于太孙。”

 

李青摇头,“皇上,哪有这样的?”

 

“那你觉得太子能顶得住文臣反扑?”朱棣哼道,“他有治国的本事,却没当皇帝的本事,若让他掌权,只怕是还要迁回去,甚至还会推翻朕的诸多政策。”

 

李青无言以对,朱棣这话虽然偏激了点儿,但未必不会发生。

 

沉吟半晌,李青道,“不如折个中吧!”

 

“如何折中?”

 

“皇上千秋万世之后,传位于太子,太子登基后,过渡一下再传位于太孙。”李青无奈道,“当年太祖传位于皇太孙,是因为懿文太子英年早逝,可哪有太子建在,直接传位给太孙的啊?”

 

朱棣摇头:“一旦坐上这个位子,谁想再下去?

 

你这建议看似不错,实则根本行不通。”

 

“皇上你想多了,太子对皇位并不是很执着。”李青道,“他甚至不想当这个太子。”

 

“朕不信!”

 

“……”

 

僵持了一会儿,朱棣最终同意了李青的建议。

 

他自己也觉得直接传位太孙,多少有些不靠谱。

 

“权力交接至关重要,也最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朱棣神色凝重道,“你一定要看好了。”

 

李青严肃道:“皇上放心,臣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