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交趾乱了(第3页)

 

因此,反对声空前强烈。

 

一时间,弹劾朱棣的奏疏满天飞,诸如: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掏空大明国力……

 

朱棣不在乎,一律留中不发:朕就是要带兵,天王老子也拦不住,朕说的。

 

小胖辛苦维持的平衡,被朱棣这么一弄,瞬间打破。

 

群臣见奏疏不管用,干脆当面骂,朝堂之上,唾沫横飞。

 

朱棣也不惯着,骂得轻的罚俸,骂得重的打板子,骂得凶的关昭狱。

 

双方矛盾彻底爆发,谁也不让着谁。

 

~

 

三月初,本该是出征的日子,但朱棣却并未动身。

 

——交趾乱了。

 

蓝山起义的黎利,对明军发起进攻,义安府几近沦陷。

 

交趾布政使黄福上疏:《交趾之所以如此激烈反抗,皆是因为太监马琪残暴,逼得人家不得不反;

 

惹出祸端后,马琪因恐皇上治罪,畏罪自杀;

 

黎利已占领义安府部分区域,目前正在平叛。》

 

朱棣看到这封奏疏,敏锐的意识到,这其中有猫腻。

 

一个太监搅得交趾大乱,逼得人造反?

 

这种事朱棣是不相信的,不是说太监马琪有多好,而是马琪根本没这么大能量,即便他真使坏,也万难造成如此大的乱子。

 

一个可怕的事实摆在眼前:交趾布政使,镇守大将联手了,不但如此,他们和朝中的某些人,也联系密切,并统一战线。

 

交趾是西洋贸易的交通命脉,是宝船补给的地方,一旦失去交趾,西洋贸易将会大大受阻,甚至搁浅。

 

朱棣震怒,交趾为何出事他门儿清,皆因西洋贸易。

 

他还活着呢,这群人就敢如此狂妄,要是他死了,还不得闹翻天?

 

朱棣当机立断,立即派张辅率军前去镇压叛乱,同时面授机宜,叛乱平定后,把布政使,镇守大将一并带回来。

 

不杀不行了!

 

李青忙碌起来,忙着和张辅、夏原吉调度军需。

 

于谦也被李青抓了壮丁,忙得脚不沾地。

 

前后忙碌了一个多月,张辅出发了。

 

忙完这些,朱棣的大寿也到了。

 

朱棣本想即刻出征,小胖却想给父皇过个生日。

 

左右耽搁不了几日,朱棣便也同意了。

 

人上了岁数,对亲情也珍惜起来,朱棣也不想错过和儿孙亲近的机会。

 

皇上过寿,可是了不得的大事,皇宫内外忙的不行。

 

就连赵王朱高燧,都不远千里地从藩地赶来。

 

汉王朱高煦没来,自从二次就藩后,他似乎就没打算认朱棣这个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