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人得志(第2页)

 

初闻李青行为,他除了鄙夷还是鄙夷,但现在回过头再看看,也不得不感慨:人家段位是真高。

 

同样是历经数朝雷打不动,李青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势,亦或功绩,都完爆他们,且捞得盆满钵满,功成身退。

 

不服真不行。

 

杨士奇道:“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你现在还来得及,别走我的路。”

 

杨溥点头。

 

半晌,问道:“士奇兄,你后悔吗?”

 

“后悔。”杨士奇仰脸望天,“但若重来一次,我大概率还会这么做。”

 

他坦然承认:“因为我是个自私的人,大多数人都如此。”

 

~

 

“终于收拾好了。”李青伸了伸懒腰,舒服地翘起二郎腿,看着小院很是满意。

 

不出意外,以后他会在这里生活许久。

 

他有钱,有很多钱,完全可以买下一座大宅院。

 

但他不想。

 

不是心疼钱,而是……他一人,填不满太大的家。

 

他写了封信托人寄回金陵,告知朱允炆所处位置,方便以后书信往来。

 

洗米,煮饭,烧菜,李青驾轻就熟,山上住久了,他习惯了这种自力更生的生活方式。

 

这一天很充实,转眼就到了申时末。

 

李青坐在屋檐下,津津有味的看着《三国志通俗演义》,这是他为数不多的消遣方式。

 

下雪了。

 

视线比往常这时候要亮许多,李青一边赏雪,一边看小说。

 

这时,敲门声响起。

 

“李博士在家吗?”

 

“在,门没锁,请进。”李青心中一动,放下手中小说。

 

俄顷,于谦推开虚掩着的门,走了进来。

 

李青上前拱了拱手:“于侍郎。”

 

“冒昧打扰了,莫怪。”于谦很客气,拱手还礼。

 

“哪里哪里,”李青只是笑笑,“雪大,进屋聊。”

 

对于李青的托大,于谦一点也不觉得突兀,好像本就应该如此。

 

二人走进客堂,分宾主落座,李青提起茶壶给于谦倒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抿着茶问:“于侍郎来下官这儿,可是有事?”

 

他现在不想读档了,一来,已经取得了小皇帝信任,二来,一旦读档,于谦有了后盾,必定会莽上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眼下局势复杂,小皇帝又是才掌权,急不得,一急准出乱子。

 

吃进去容易,吐出来难,已经产生了这么多既得利益者,只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

 

不是说,弄走了杨士奇就万事大吉了,走了一个杨士奇,还会有第二个杨士奇,第三个,甚至无数个。

 

真正要解决的是,改变那些让文臣得利、且持续做大的制度。

 

于谦放下茶杯,“敢问李博士家乡在哪里?”

 

“金陵。”

 

“怎么称呼?”

 

“李青。”

 

于谦怔了怔,蓦然看向李青眼眸。

 

像,太像了,简直一模一样。

 

好半晌,他回过神,问:“李博士可知永青侯?”

 

“听人说起过。”李青笑道,“他好像也叫李青。”

 

“嗯,李博士和他好像。”于谦说。

 

李青挠了挠头,好笑道:“听说他一直戴着面具。”

 

“眼睛像。”

 

“这样啊!”李青说了句,便没了下文。

 

于谦尴尬地端起茶杯抿了口,但又实在不死心,继续试探:“李博士和永青侯可有…亲戚。”

 

“没有。”

 

“这样啊!”于谦尴尬地又抿了口茶。

 

不知怎地,他有种荒诞的想法,眼前之李青,便是当初之李青。

 

他自己都为这想法感到诧异,却又遏制不住的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