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阳明(第2页)

    ……

    初夏的清晨,露水晶莹,空气湿润。

    唐伯虎白须白发,一身短打扮,陪李青一起‘切西瓜’。这几日,朱厚照常来,屁股后跟着俩朝气蓬勃的小少年,再之后,是一个笑眯眯、习惯性弯着腰,上岁数的老人,将小院挤得满满当当。

    朱婉清不太喜欢热闹,都是在晨练结束之后才来,与女儿一起,提着丰盛菜肴。许是上了岁数,她只喜欢在树荫下沐浴着斑驳光点,享受细碎阳光均匀洒在身上,与李叔悠闲闲聊,惬意聊往昔……

    这样的生活太好,好到李青有种负罪感,好到李青舍不得品味,怕尝过太甜之后,苦会更苦。

    绿叶葱葱,时光匆匆。

    初夏的清爽渐渐隐去,恼人的知了爬上树枝,绽放盛夏风采。

    李青为朱婉清梳理脉络,为唐伯虎调养身体,助小雪儿修行,为小东西炼丹……

    他还想再做些什么,可又不知该再做些什么。

    好可惜,

    没有再逗留的理由了。

    这日清晨,李青领着一大帮子人切完西瓜,又与后来的大侄女聊天解闷儿,如此至辰时末。

    李青强狠下心,道出离别之语。

    众人并不奇怪,很是坦然。

    朱婉清笑笑道:“有事就忙,有暇就回来,日子不就是这样吗?”

    “是呢。”李雪儿抱着娘亲胳膊,朝李青展颜。

    唐伯虎亦是豁达,朱厚照更是没个正形,说是早就算到了他今日要走,还特意想了两个笑话,来缓解离别伤感。

    笑话有点冷,一点也不好笑。

    不过,大家都难得给了面子,朱厚照叉腰大笑,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李青陪着笑罢,轻轻说:“有时间,我还会再回来的。”

    ……

    六月初。

    绍兴府,余姚县。

    今时,王阳明之名已然盖过了王守仁,李青没怎么费心思,便找到了小云。

    不起眼的学塾格外起眼,人满为患,汇聚了诸多名流,有甚者,不远数百里赶来,只为一睹阳明风采。

    夏日炎炎,日头毒辣。

    没有冰块降暑,甚至没有屋瓦遮盖,人群有老有少,或手持折扇,或头顶撑伞,席地而坐,平静有序……

    显然,小小学塾装不下这么多人,只能在稍显荒凉的院落中进行。

    如此盛况,比之昔日李青在武当山讲经,有过之无不及。

    王守仁面庞黝黑,已显老相,汗水流进沟壑,在阳光的映衬下亮闪闪的,有些刺眼……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是为当面对各种各样的事物时,多以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构建起来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圣人云:上善若水。水可为甘露,亦可为洪灾,好人可饮,坏人亦可饮……”

    台上,王守仁孜孜不倦,台下,人群寂静,有人皱眉思考,有人提笔书写。

    许久,

    王守仁告一段落,有人提问:

    “阳明先生,上善无善恶之别,可谓无善无恶心之体?如若人心也无善恶,是否……心学也无善恶?”

    王守仁微微一笑,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四句话,也是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