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此生逍遥,神仙葛洪 (求追读)(第2页)

 太元十三年。

 北方战乱不休,苻秦、姚秦、鲜卑秦、慕容燕、拓跋魏交战不休。

 本应是北伐好时机,司马家正如世人想象的那样,又再一次沉迷享乐。

 司马氏对北伐向来兴致缺缺,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北伐伤害的是他们的利益,肥的是世家。一般是门阀执掌朝政,才有动力北伐。

 胡人内战不成,取偿于南,打下晋朝控制的中原、北兖、淮北一带。

 司马家防守严密,胡人不敢再南下,战事仅限于边境,因为司马家不怎么抵抗,没有劳民伤财,这两年竟诡异的平静宁和。

 代价是谢家两代人的心血付诸流水。

 那一夜,谢玄望着滔滔江水,思虑良久。

 柳庄。

 经过两年扩张,柳庄建成大坞堡。

 附庸千户,部曲八百。

 闭门成乡,自给自足。

 在梁氏众人团结耕种之下,此地好似乱世桃源。

 粮草丰茂,水利齐全,百姓一个个面色红润,小孩子遍地乱跑。

 梁岳的步子没有迈太大,佃户也有,田税也得收,不过只收三成,给予百姓盈余。

 乡间立私塾,传来朗朗书声。

 一些人改了梁姓,加入梁氏宗族,在每年各种宗族活动之下,内部凝聚感也有了。

 祝园,又称梧桐园。

 梧桐叶落,百花盛开,芬芳馥郁,心旷神怡。

 祝英台一身清爽简装,鬓角长鬓一直长至胸口。两侧鬓发随风摇曳,好似仙子。

 她与刘珏泛舟于湖面,水面清圆,开满荷花。

 女子调笑之声,如银铃悦耳。、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岸边,一披发、身着白鹤氅的男子靠着躺椅饮茶,手捧的不是报纸,而是徐羡之、刘充送来的书信。

 生活总是平淡的,没有可歌可泣的爱恨情仇,也没有翻来覆去的至死不渝。

 如此平静生活,已是世间难求。

 信中是徐羡之、林坚对诸暨的建设,刘充在上虞戌边的情况。

 “诸暨、上虞、外加会稽郡治山阴的“钉子”柳庄,会稽定矣。” 这两年梁岳也没有闲着。

 除了研究功法法术,也专注世俗护道术的培养。

 柳庄部曲八百,徐羡之扶持的各家共有一千,刘充两千。

 若是乱兵将起,这个数额还能再翻一番,甚至两番。这不是乌合之众,而是有纪律有刀枪的兵马。

 毕竟他们不像世家那般奢靡颓废,没有一日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