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的地主小姐爱吃浮梁茶的海龙兽

第23章 买人(二)(第2页)

 

 小二惊了一下,忙躲开。
 

 这边钱大夫心情愉悦的开方,大柱从外面走了进来。先打招呼:“钱大夫!”
 

 “呦!是你啊!大柱兄弟!”钱大夫点点头,还是熟人。
 

 也是,十里八村的对钱大夫还是很熟悉的。
 

 可是钱大夫能叫出爹的名字,还热情的喊大柱兄弟,看来爹也是有些人脉的。
 

 “爹!”大丫和桂枝喊大柱。
 

 “大柱哇,这两个是你的女儿啊?怪不得这么能干!”钱大夫赞道!
 

 “那这两位是?”钱大夫又指向周昌父子。
 

 “哦!是远房亲戚!这不病了就只好往你这送了。”大柱不想解释清楚。
 

 “爹!让周叔和婶子也都看看大夫吧!他俩一直都在照顾老爷子!”桂枝想了想,风寒感冒会传染的。
 

 “行,那你去喊人吧!把两个小的也带上。”大柱明白桂枝的意思,安全起见,还是都检查一下。
 

 “爹,我和大姐二姐去趟布庄,您给我们拿二两银子吧!”桂枝把大柱牵到一边,小声道。
 

 “哦!爹!等下检查完了,您去找掌柜的结账,小二哥好抓药,说好的他先帮着熬一副药,给老爷子喝完咱们再回家。”
 

 大柱点头,知道女儿是懂事的,不会乱花银钱。也不多问,拿了二两银子递给桂枝。自己则等着周明志和他家人检查结果。
 

 桂枝喊了大丫,大丫会赶车。出门喊了周明志媳妇儿及两个孩子进去里面,三姐妹去布庄。
 

 “大姐,二姐,咱们得买几匹粗布,让他们自己做衣裳。对了,还有鞋。”桂枝说道。
 

 “哦!还得买几个碗和筷子,盘子,盆。他们住东头是吧,得自己做饭。”大丫说着盘算要买要用的生活用品。
 

 “还有被子!东头啥都没有!什么都要买,要花好多钱!”二丫心疼啊!
 

 到了布庄,和伙计盘算了一下,与掌柜的讲了讲价。布庄年前生意好,现在刚过完年才一个多月,来买布料,棉花的人不多。这有个不错的主顾,还是尽量给予优惠。过段时间天暖和了,就该进夏天的布料了。
 

 以前卖二百文一批布,每批优惠二十文,棉花二十五文一斤,现在只要二十文。先买二十斤棉花做被褥花了四百文;两匹花布,两匹黑色的布,花布可以做女式衣服做被里被面,黑色布可以做男式衣服,做鞋面。四匹布七百二十文。这就已经一千零二百二十文钱了。
 

 三姐妹又恳求掌柜的送了针线,掌柜的顺手又送了一大包碎布头。
 

 几人搬上牛车,又去杂物铺买碗和筷子,盘子,盆,熬药的药罐。统共花用一百文。
 

 三人想了想,暂时没有想到还缺什么必需品,其他的还是等以后慢慢添制。
 

 回到医馆,周昌已经喝药了。周明志几人身体唯有营养不良,其他还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周明志的媳妇儿有孕了,已经三个多月了,她一直没敢说。应该是怕买家嫌弃她不能干活不肯买她。
 

 周明志把周昌背上车,车上原有小被子盖食盒的,姐妹几个天冷时也会盖,正好给周昌盖上。
 

 看到车上买了这么多东西,杨柳和周明志对望一眼,都没有言语。
 

 路过包子铺,桂枝买了十个包子给周明志,让他和家人先吃一点补充体力。“不允许谦让,都吃饱了!要不没力气走路了。”桂枝说道。
 

 人太多了,全部坐牛车上也坐不下,何况还有一个病人躺着和那么多东西。最后让杨柳带孩子上车坐,大柱赶车,桂枝也坐大柱旁边。
 

 “爹,这是剩下的铜板,爹您收着。”桂枝把剩下的六百六十文钱全部上交。
 

 “爹,在医馆结账多少银子?”桂枝想起来,还没问花了多少钱看病抓药呢!
 

 “暂时开了三天的药!”大柱瞄了一眼周昌,看气色还可以,继续说道:“看诊抓药熬药工钱总共一两银子。吃完三天药再来看诊换药。”
 

 这可真不便宜,怪不得张牙婆不肯请医问药,单凭买卖来看,都赚不回本来。
 

 众人回到村东头儿,把院门打开,牛车赶进院里,才想起来菜园子的事。
 

 大柱拴好牛,大丫打开房门说道:“周叔,先让周爷爷上炕休息。二丫,咱俩先把炕烧上。”
 

 周志明背上周昌进屋,没看到有住人的痕迹。把周老爷子放在北炕,杨柳和孩子也进屋了,屋里有几口大缸,炕上有几盆绿油油的蒜苗,小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