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大秦爵位,升一阶就是一阶,一步一登天(第2页)

 

庐阳府,该离开了。

 

这么多年,不管是张远还是陶公子,借供养袍泽家眷之名,在庐阳府悄然蛰伏。

 

如今,他们也到了离开时候。

 

“嗯,我让韩啸帮我寻了一份荐书,我也去读书。”陶公子笑着将一份名帖拿出,面上露出几分得意,“本来,我还以为能与你做同窗呢。”

 

皇城书院。

 

大秦最顶级的书院,能入其中求学,都是各方俊杰,天骄,乃至真正权贵后辈。

 

皇族中子弟,都不是人人能入皇城书院的。

 

如果不是韩啸如今身份不凡,乃是朝堂新贵,其老师周昌是皇帝看重的红人,还真无法帮陶公子寻到这份荐书。

 

“去皇城……”

 

张远以为陶公子要走,也该是往东境。

 

毕竟这一次武卫衙门,黑冰台,好多袍泽兄弟,都往东境那边去。

 

陶公子如果过去,就能代表他,在背后牵扯,汇聚他们的力量。

 

“我虽然没想到你能一战封侯,但我早知道,你未来必然要立足朝堂。”

 

“我提前去布局,也不错。”陶公子笑着说道。

 

他的面上神色慢慢化为郑重。

 

“你往后去东境,不外乎征战杀伐,这对你来说,都不难。”

 

“于你而言,反而是皇城之中的权谋之争,那才是无声凶险。”

 
按照他所说,张远虽然人在庐阳府,其实在皇城之中还是有些牵连人脉的。

 

比如供奉堂,内务府中高手,还有肖楼,长宁侯等人,甚至陵兰王,都算是有交情。

 

这样的人脉需要维持,需要在关键时候用上。人情维系,要常走动,要对等借力。

 

陶公子往皇城,就是去布局的。

 

张远抬头,看到秦玉卿端着茶点走过来。

 

“侯爷,往后我家玉林能不能给我挣个诰命,就看您了。”

 

秦玉卿眉眼间都是笑。

 

陶公子得意看向张远:“玉卿已经答应,随我去皇城。”

 

张远看两人这等模样,觉得这小院没法呆了。

 

……

 

诏书虽然到庐阳府,但调任还需要等到整训结束。

 

两千黑骑,三千武卒,包括后面补充的军卒,总计超过八千人,都在庐阳府外原赤鳞军驻地整训。

 

现在银钱不缺,物资丰厚,自然能真正训练出个样子来。

 

对于整训事情,张远其实并不太去管。

 

不管是曹宣还是王行雷,包括武卫衙门那些武官,都是整训军卒的好手。

 

特别是从赤鳞军中退下来的一些军卒,根本就不需要怎么练,就已经能成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