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于高山造访(第3页)

 然而,萧飞却摇了摇头说道:“不瞒两位前辈,我这琴技,没有经过任何人的指导,全靠我自己一个人悟出来的。” 

 听到这话,于高山和张恨水对视一眼。 

 显然,他们并不相信,萧飞仅靠自学,便能够达到如此地步。 

 但是看萧飞诚恳的样子,又不像是在撒谎。 

 而且,这种事情,也没有撒谎的必要。 

 “小友。” 

 “你这琴艺,当真是你自学而来的?” 

 于高山再次问道。 

 萧飞点了点头,信誓旦旦地说道: 

 “是的,于老。” 

 于高山皱了皱眉头,感觉自己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不管是他还是张恨水,都是自幼拜入名家,苦心钻研几十年,才能有今天这番成就。 

 结果现在。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 

 仅靠自学,便将他们几十年的努力,都给比下去了。 

 这让他们怎么甘心! 

 “小友,不知能否再为我们演奏一曲?” 

 “当然可以。” 

 萧飞当即答应下来。 

 紧接着,起身走到摆放古琴的桌前,看向两位老者问道:“不知二位前辈,想要听些什么?” 

 张恨水想了想,然后说道:“《广陵散》,小友可会?” 

 “当然。” 

 于高山闻言,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是炎夏古代十大古琴名曲当中,最难的一首曲子。 

 魏晋时期的嵇康,因擅长弹奏此曲而闻名。 

 这首乐曲原是东汉末年的民间音乐,被认为是以战国时期的聂政刺韩王为题材的器乐叙事曲。 

 其旋律激昂慷慨,具有磅礴的气势和独特的风格,表现了英雄的气概。 

 同时,也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有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为父报仇的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想要将这首《广陵散》完美地呈现出来,整个炎夏国能够做到的,估计也就只有张恨水一个了。 

 即便是于高山,都无法做到。 

 然而…… 

 当萧飞开始拨弄琴弦之时。 

 两位老者顿时瞪大双眼,都被萧飞的琴技给震撼到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 

 区区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竟然能够如此完美地弹奏出《广陵散》。 

 要知道,想要完美地演奏出《广陵散》,可不仅仅是音色好听那么简单,它里面蕴含的技巧、感情、意境,甚至是灵魂层面的触动,都需要极高的天赋,以及时间的积累。 

 一曲终了。 

 萧飞轻轻用手压住琴弦。 

 于高山和张恨水,还没有从琴声当中回过神来。 

 直到卧室内,传来一阵宝宝的哭声,两位老人家才猛然惊醒。 

 而萧飞,也急忙冲进了卧室。 

 看着萧飞离去的身影,于高山下意识地看了张恨水一眼,问道: 

 “老张,跟你比如何?” 

 “这种琴技……我远远无法企及!” 

 张恨水叹了口气,眼中满是羡慕和惊喜。 

 “真是后生可畏啊!” 

 于高山看向卧室的方向,眼中欣赏的意味更加浓烈了。 

 “我想引荐这位小友,进入民乐协会,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让他跟我一起,参加今年的演出……” 

 “演出?” 

 “是你那个B站的拜年祭吗?” 

 于高山摇了摇头,神秘兮兮地说道:“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