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全面改造布隆迪(第2页)

 针对这些问题,阿米娜塔和恩齐吉及时向上级汇报,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奥德彪深知,要想让布隆迪真正富裕起来,单纯依赖外部的援助并非长久之计。

 “想要富,先修路”,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交通网络的完善,能够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在奥德彪的建议下,布隆迪官方用镍矿和铁-钛-钒共生矿换取了10亿美金的龙国基础设施援助。

 在赵大使的协助下,奥德彪立即着手规划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包括修建公路、铁路、桥梁,以及改善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将极大地改善布隆迪人民的生活条件,还将为吸引外来投资创造有利的环境。

 奥德彪并没有止步于此。

 要想让布隆迪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本土产业。

 于是,他开始关注布隆迪的农业和纺织业。

 布隆迪有着丰富的棉花资源,这为发展纺织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奥德彪决定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纺织工业。

 他积极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和设备,同时加强对本地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在短短的时间内,布隆迪的纺织业就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纺织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由于历史原因,布隆迪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许多工业设备和原材料都依赖进口。

 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限制了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奥德彪的工厂在布隆迪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里的工人工资高得令人羡慕,每个人每天可以挣到3000布朗,折合人民币大约是6块钱。

 虽然按龙国的标准来看这并不算什么,但在布隆迪,这已经算是难得的高薪了。

 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待遇更是优厚,每天能拿到6000布朗,足以让他们的家人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