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入魔即入道

一位王爷的死讯,终究难以遮掩,尤其当太安帝将此案交付大理寺处理时,他们所引发的波澜非同小可。

 大理寺卿沈罗汉接旨当日,即刻启程,直奔九霄城而去。

 不久,便有消息传回,言称三百虎贲郎,皆命丧百里筠秋之手。

 自此之后,尽管景玉王之死及三百颗头颅悬挂于景玉王府前长街的真相仍存谜团,但在不少人心目中,已然将这桩杀孽落在了百里筠秋的头上。

 然而,外界的种种揣测与诬陷,却丝毫未能扰动那座学宫楼阁中静坐的身影。

 “儒者以口宣天命,涵养浩然之气;道家修身随心动,吸纳天地之法;佛门僧人金刚不坏,蕴含至高禅机;那么,魔,又是否可归为天地之理的一种?”

 “我的杀心因心魔而起,但只要将其镇压,入魔,亦是入道!”

 百里筠秋的眸中倏地闪烁起锐利的光芒,身下瞬间展开一幅八卦图案。

 随着这八卦的显现,她不由自主地抬头望向窗外,目光穿越千山万水,定格在遥远的一座城池上。

 “他此刻,应当已经到了吧。”

 回想起叶鼎之离开剑心冢的那一刻,百里筠秋曾将万道心门的秘法传授给他。

 她近十年的苦修,全部倾注于叶鼎之体内,并将逍遥御风门初代大门主遗留下的天地同悲,也一并交给了他。

 数年前,她在天启城大开杀戒,正是李先生以天地同悲,镇住了她的心魔。

 然而,自剑心冢之行后,她失去了天地同悲的庇护,又在青城山入梦,目睹了那般场景,从而不可避免地入了魔。

 说来还真是世事难料,若非叶鼎之学会了万道心门,恐怕在带着易文君逃离天启时,他早已无法支撑到勾陈前来相救。

 冥冥之中,百里筠秋入魔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