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北戎来袭

三郎叹了口气,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边城的手工业者,所做的事基本上都是为军队服务的,做鞋子的有很多,但两个城加起来,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三万人所需,棉娘就紧急派人去内地的大城,专门采购。

她买的全是麻鞋,它比草鞋舒适,也比草鞋结实耐磨,当然价格也会贵一些。

麻鞋发下去后,将士们喜出望外,纷纷称赞将军夫人温良仁德,实乃菩萨心肠!

搞得棉娘都有点不好意思,虽然她花的钱是不少,但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就一双麻鞋而已,根本不值一提,而他们的赞誉却把她夸上了天。

都是善良的人啊!

像三皇子以前与北戎国的战南王子打赌,输掉了几百两银,对方连一个感谢的词都没有,搞不好还在心里鄙夷他。

两相对比,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

北戎国的将士几乎全都是骑兵,但他们同样是每个家庭的主要劳力,而且他们住得很分散,位置还在北戎更北,要集结在一起很不容易。

即便如此,数天后,据探子消息,北戎国的大军已经在三十里开外扎下连营,总兵力有八万左右的样子,大战在即!

这一天,三郎邀请棉娘去城外兜风,顺便看看情况,棉娘欣然应允。

除了她俩,自然还有几十名将士跟在身后。

天高地迥乘风翔,纵情饮马展豪杰!

棉娘的马术已经是有模有样了,人在马上,驱使疾驰,能给人一种别样的豪情壮志,胸怀舒展。

如果没有战争,那就更好了。

可惜,事实是残酷的,她们一路前行,就遭遇了两拨敌探,在杀了他们后,众人来到一处高岗,从这里,已经可以远眺到敌营了。

棉娘跟三郎一样,拿起千里眼,仔细观看。

“夫人,你说他们会先攻打哪座城?”三郎一边看,一边突然问了一句。

棉娘道:

“这我哪里知道,你不是说,他们会先攻打容易的吗,他们可能会打洛潽城?”

三郎却道:

“但洛潽城兵力多,而且由我亲自驻守,他们若是敢来,我定让他们知道本将的厉害!”

棉娘有些好笑,这家伙,莫非是天生喜欢打仗?无缘无故自我吹嘘做什么?

“敌人可是有八万之多,咱们抵挡得住吗?”

一眼望不到边的连营,别说开打了,光看着,就给人一种极其强烈的压迫感。

三郎轻笑,

“夫人不用慌,北戎国攻城水平低下,他们远道而来,更是不可能有大威力的攻城器械,顶多就近伐木,做一些简陋的云梯罢了。只要打退他们的第一波攻击,后续他们就没什么威胁了。”

棉娘仍旧担忧,

“据说北戎骑兵很善战。”

三郎没有反驳,

“北戎骑兵善战不假,但他们习惯于一鼓作气,若是进攻受挫,那便锐气大减,也就是不适合持久作战。你别看他们有八万人,我们这边加起来也有五六万,而且我们是守城,人数上并不算劣势。只要坚持住,胜利必定是我们的。”

好吧。

这些事情,棉娘肯定没有三郎经验多,她也仅仅是担忧而已。

敌人的眼皮底下,她们不好多待,观察了一会后,她们就回去了。

第二天,北戎国就开始进攻了!

北戎国全都是骑兵,一向处于攻势。而骆元帅这边给的任务主要就是防守,在野外对战的话,大元国是打不过北戎国的,尤其现在连数量都比不过,更适宜踞城而守。

几万骑兵一涌而上,声势惊人,地面都震动起来。三郎站在城头上,亲自指挥,沉着应对。

连棉娘也上了城墙。

敌人远道而来,第一波攻击肯定是相当凶猛的,必须遏制住他们的凶悍气焰。

……

且说铁坎城那边,三皇子也亲自上了城墙。

当他看到漫山遍野如潮水一般的骑兵时,立刻傻眼了,这个数量,好像不对劲啊!

“该死!不是说北戎国会主要进攻洛潽城那边吗?这里怎么这么多人?”

大战已起,城池周围都是敌人,人数不太好清点,但他敢肯定,这绝对远超四万人了,也就是说,有一大半的人都来攻打他了!

该死的盛寒山,欺骗了他!

北戎兵很快抵近进攻了,数不清的利矢嗖嗖嗖的往城墙上攒射,躲不胜躲,三皇子脸都白了。

他找来副将,道:

“余将军,敌人数量很多,本宫要去城内看看,各项物资准备得够不够充足,这里就由你来指挥吧!”

敌人正在攻城,你要去看战备物资?

余将军腹诽不已,嘴里却道:

“殿下只管去,城墙就交给末将,保证不让敌军踏上半步!”

他跟随三皇子多年了,知道三皇子是什么心思,与其做无用的劝告,不如自己主动揽下此事。

只要他坚守不出,保住铁坎城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三皇子大喜,

“好!只要守住此城,就是大功一件,我必将你的英勇事迹报于陛下亲阅!”

余将军也大喜,赶紧谢过。

三皇子回到城中,还是感到不安。

“宋兴宁,你说那盛寒山是不是骗了本宫?我看敌人的主力在我们这边啊!”

主力在这边?

宋兴宁并没上城墙,他是文人,自然不可能亲自上阵杀敌。

待问清楚城外的情况后,他也有点怀疑了,不过他并不蠢,知道兵无定势这一道理,盛寒山若是能把敌人的动向料得死死的,那他岂不是战神了?

敌人可能主攻洛潽城,这只是一个正常的推测而已,推测失误,并不算奇怪。

他原想跟着附和,趁机踩一下盛家,但又想到这可是战争,他头一回经历这种大战,心中还是怀有敬畏之心,万一因为他胡咧咧导致大败,那他也完了。

于是便斟酌道:

“殿下,此时下结论还早。如今最重要的,是守住铁坎城,然后才好向那盛寒山问责。殿下不去城墙上看着吗?”

三皇子一挥袖,不耐道:

“不去!敌军数量众多,他们还能一边骑马一边射箭,凶悍的很,要是冷不防中了一箭,那可就不划算了,本宫不能冒那个险!”

宋兴宁心里一咯噔。

怪不得三皇子这么快突然就回来了,原来如此。

原来他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