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韩三瓶的大片计划(23)(第2页)

 

有些工程可能运行之初,实际车流量不到设计的几分之一,大大浪费。

 

几年后,反而不够用。

 

很多基建当时看都说浪费,过个几年、十年、十几年。

 

全部在抱怨建小了,胆子太小了,应该工程再干大一点。

 

就这,还只是算经济账。

 

没算更深层次的地区发展、民族融合、长治久安的长远利益。

 

这些行业布局,不计成本,只有国营企业愿意做。

 

沈三通不由对眼前这个小老头有些佩服,更有共鸣。

 

韩三瓶其实代表了他那一代人,50后。

 

50后,三观成长时期,是俯视西方国家的。

 

哪怕后来有变化,也做不到直接给人跪下。

 

说一千道一万,让50后羡慕外国的生活水平很简单,但是让他们恐惧害怕。

 

对不起,真做不到!

 

我的青春年代,是你们在害怕我。

 

当年我们只是农业国,把你们打的屁滚尿流,现在我们钢铁产量是你多少倍,有什么好怕的

 

不如你,我学习就是了,我一定能追上。

 

想让我跪下,你还不行,这就是50后的一些特征。50后,其实和80后有许多共鸣。

 

少年青年时期,正好经历四大恨。

 

深知外国再先进,不光和中国人没关系。

 

反而如果中国人没有,会遭受打压和侮辱。

 

沈三通非常认同,赞叹道:“我算见识了,中国电影没了您不行啊。”

 

闻言,韩三瓶微微一笑,心情舒畅。

 

虽然沈三通不讲礼貌,嘴很毒,但不得不说有眼光。

 

他的大片计划,放在中影里面,也是各种非议。

 

多少人弄他的材料,想把他办下去。

 

韩三瓶回到他的反问,也是回答沈三通的问题:“陈凯各的电影,没法干涉,不只是他的资历、名声,是没有选择。”

 

“大陆,有组织水平的,要么手里有项目,要么不愿意拍商业片。能拍,还能拉来投资的太少。陈凯各至少他能吸引投资人,愿意拍商业片,能带一帮人建影城,带动行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韩三瓶也是憋了一肚子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