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历史是最好的大制作题材(23)(第3页)

 

大把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大把的自恨、土殖群体。

 

生生把这个优质题材,给玩烂了。

 

看《长安三万里》就明白,把古代风采展现出来,天然的熟悉感,自然可以引发观众共鸣。

 

能闭着眼睛捞钱的题材,硬是被一群废物干废了。

 

一般人真弄不出来,也就是中国电影人有这本领。

 

下个记者问了一个敏感的问题:“沈导,这部戏是否依然只采用内地班底,如果是的话,你就连续三部戏不用港台演员了,是否代表你对港台有敌意”

 

韩三瓶对沈三通微微摇头,让他千万收着点。

 

注意点团结。

 

“我是商业电影公司,商业是我第一考量,我的戏,一般都是自己投钱,赤壁这样的片子,我也投了四千万。我必须对自己的钱负责。”

 

沈三通淡淡道:“至于《赤壁》这部戏采用什么演员,也是从商业角度去考虑,历史大片选角,演员至少要不给观众撕裂感。台词、荧幕形象,不能他一亮相,观众就有些出戏,那不行。”

 

“单纯从商业考虑的话,港岛明星更有商业号召力。”记者追问。

 

沈三通反问:“谁告诉你港岛明星更有号召力的,或者说谁告诉你内地明星没有号召力的”

 

记者:“大家都怎么认为。”

 

“没有数据支撑的我就当谣言。我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百分之八十的电影观众更看重电影质量,而不是明星。只是如今内地电影能满足观影需求的少。”

 

沈三通现编,你能认为,我也能认为:“只是港岛导演愿意拍商业片,他们用港岛明星,所以给港岛明星有号召力的假象。”

 

“百分之九十的电影观众,表示愿意在大荧幕上看到自己熟悉的内地明星,从小看到大,让他们更有亲切感。”

 

现场一片哗然。

 

沈三通这番“调查”,直接推翻了一直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

 

第一时间竟然没有人怀疑沈三通在说谎。

 

沈三通不由暗暗点头,说明他诚实可靠沈大导的基本形象是树立了。

 

历史大片真不能用港台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