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影史第三(24)(第3页)

 

沈三通谈第三周宣传方案:“下周,我们的宣传重点在细节。”

 

“石头剧本编写的很好,这是宁昊和编剧小组的功劳,故事讲的相当严密。”

 

“影片从头至尾并没有出现过明显的漏洞,讲得起精密、反复的推敲。”

 

沈三通从一开始只担心开局成绩,不担心石头长线。

 

多线叙事,非常适合多刷。

 

沈三通制定宣发策略:“我们要回归细节,回归逻辑性,营销电影伏笔,。”

 

“比如影片中有一桥段国际大盗下坠盗宝却发生绳子不够长,气得大盗骂了句‘奸商’。”

 

“这段回收了影片上半段中,商人卖10米绳子给大盗的伏笔。”

 

“像谢厂长接到儿子求救的电话却数番不予理睬。”

 

“形成这个幽默,是影片开始谢小盟曾被谢厂长发现,在厕所教人用绑架蒙他老爸。这个笑点一炮双响。”

 

“这样的巧妙布局衔接非常之多,虽然夸张但是非常有说服力,足够观众开动脑子来联想。”

 

“几乎每位出场人物,塑造的有头有尾,性格鲜明,紧扣主线,笑果突出,还贴近生活反映现实。”

 

“我们第三周从这些细节出发,激发观众的思考,就像解谜一样。”

 

沈三通学习诺兰,诺兰的影片似是而非。

 

看似有很深的东西,其实不深。

 

石头也很符合,不注意细节,不注意多线叙事,依然有笑点。

 

但从细节出发又有许多可以深入的侧面,让观众发掘。

 

听沈三通讲完第三周宣传思路,众人皆是振奋。

 

票房突破《英雄》的激动,不由自主在他有节奏、有条理的讲话中,慢慢平复。

 

初次和沈三通合作的人,才明白沈三通影片取得成功,是真有实实在在的道理。

 

能当一句宣传大师。

 

像郭涛、刘晔两个圈内老人,此时不由产生一个可怕的念头。

 

还真是奔着影史第一去了。

 

之前他们觉得只是鼓舞人心,但看这个趋势,第三周票房跌幅不要太大,能拿到接近一亿,是真有可能。

 

成都。

 

宁昊和主创从一家影院做完宣传出来,几个人忽然窜了出来。

 

一个女记者拿着录像设备,快速道:“南都记者,宁昊,你昨天没露面是不是在反思”

 

“你对影坛权威,黄实线教授指出的,《疯狂的石头》是闹剧而非喜剧,有什么样的看法”

 

宁昊在众人簇拥下,一言不发。

 

安保人员将记者往外赶。

 

跟着女记者的三个人,拖住安保,让女记者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