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斗争取得胜利,始终坚持如一(33)(第2页)

刘备本来想向南渡江,占据江陵这处军事重地,遇袭之后,不得不放弃前往江陵的计划。

 

转而向东,向沔水,也就是汉水,遇到了鲁肃。

 

沈三通设计的剧情是,鲁肃见到刘备之前,是打算平等联盟。

 

但是见到战后残兵败将的刘备一方。

 

态度陡然转变,想要收编刘备,而不是对等联盟。

 

不是历史记载的交谈甚欢。

 

面对鲁肃的无礼要求,武侯当场进行了呵斥。

 

首先。

 

强调了刘备的法统传承,有着汉室宗亲身份,天然具有天下的宣称。

 

其实在东汉,这种身份比比皆是,有汉室血脉的多了。

 

血脉本身只是1,刘备这些年的身体力行,像刘表病逝之后,没有选择攻打荆州,百姓来投,带着百姓走,说出那句“以人为本”。

 

如此种种给这个血脉后面加上了许多0,让这个身份有了价值。

 

其次,诸葛亮表明实力。

 

虽然是战败,但是刘备核心团队不失,只是伤了毛发,没有伤及骨、肉,更没有伤及脏腑。

 

最后,则是分析了孙权的局面。

 

以最近战败为例,曹操没有选择追击他们,而是直扑江陵,意图非常明显。

 

荆州不过是一个开始。

 

最危险的是如今的江东,死到临头的是江东。

 

经过斗争之后,鲁肃改变了态度。

 

才有了历史中记载的那一幕相谈甚欢。

 

邀请刘备组建孙刘联盟,还和诸葛亮套了近乎,提及他是诸葛子瑜的朋友。

 

诸葛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避乱到江东,担任孙权的长史。

 

刘备采纳鲁肃的计策,进驻鄂县的樊口。曹操从江陵出发,将要顺长江东下。

 

诸葛亮为刘备再次分析了局势,曹操很明显是直指江东,这个时候正是我们的机会。

 

江东世家门阀可以投降,但孙权没有投降的余地。

 

也给刘备制定了策略,继续收拢士卒,操练水军,和刘琦结成联盟。

 

沈三通在这里也没有采用史书上的“求救”说法。

 

向江东求救,是事实。

 

但不能说出来,尤其是谈判中,会降低自身的谈判筹码。

 

有些事可以做但不可以说。

 

鲁肃因为诸葛亮的敢于斗争,自尊自信的态度,越发尊重他。

 

鲁肃要向孙权报告形势,而诸葛亮也受刘备之命,出使江东。

 

诸葛亮在柴桑见到孙权。

 

孙权接到鲁肃的报告,知道了刘备情况,也知道这群人核心未失。

 

但依然想要尝试收编刘备。

 

这个时机太好了,刘备刚败,曹操大军在前。

 

当然要试试,万一成了呢

 

诸葛亮面对孙权的趁火打劫,驳斥了对方,并且反指孙权即将大祸临头。

 

曹操基本已经消灭北方的主要强敌,接着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

 

在曹操大军面前,英雄无用武之地。

 

曹操的铁骑,下一个目标就是江东。

 

如果刘备没有退路,选择投了,到时候曹操还会接受江东的投降吗

 

或者说,你孙权自己想想,江东世家门阀,会不会用你孙家向曹操表示衷心。

 

诸葛亮所说话皆是诛心之言,很难听。

 

而这就是利益斗争,不可能温和。

 

诸葛亮的态度,让孙权态度发生了变化,知道必须平等的对待刘备。

 

更加尊重作为刘备使者的诸葛亮。

 

沈三通电影的主题,在蜀汉阵营中展现。

 

赤壁之战中,曹魏阵营占据非常强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