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本音建前,统一思想(13)(第2页)

 

没有这个技能,是没法在本子社会活下去的。

 

本子冒犯的时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试探,有意的冒犯。

 

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强势回击。

 

不回击下一次就会更加得寸进尺。

 

而对于侵略历史的态度,本子的建前是沉默,不愿意提。

 

建前连个形式性的道歉也不愿意提,本音可想而知。

 

本音是厕所神社的香火,各地对战犯的供奉。

 

本子没有对过去罪孽进行彻底的反思,甚至还怀念那段时间。

 

本音和建前的文化特征,也造就了本子极为发达的特殊产业。

 

其他社会,像米国,不管是演出,还是从事这一行。

 

总会出现践踏人格的不安感,或者从道德崩塌中获得快感。

 

无论哪一种情绪,都不是正常情绪。

 

表现力方面,会很不自然。


 

本子不然。

 

因为本音和建前文化,导致女优本音哪怕非常的讨厌这种事,但是展现出来的建前可以非常自然。

 

在一些线下风俗店,时间没有结束之前,服务态度很好,非常有职业精神。甚至于本身特殊产业存在,也是因为这种文化。

 

表面是禁止的,但是做的比谁都发达。

 

反应在战争之中,当社会的空气全部非人哉的时候,鬼子所有人都会戴上非人的面具,像真正的畜生一样。

 

哪怕自己也在痛苦中煎熬,本音已经无法承受,但是社会空气要求进行下去,他们就会继续下去。

 

强调一亿玉碎,转眼就投降。

 

一亿玉碎是建前是场面话,本音已经接近于极限。

 

这样的文化很阴间,也很恐怖。

 

把自我剥离了,外在和自我可以格格不入。

 

沈三通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情绪会非常强烈。

 

没法拍。

 

这部戏能立项,是因为谭洪和陆钏一块游说有关部门,才能够立项的。

 

客观的说,沈三通的立场不加掩饰,他要是来拍,能不能立项很难说。

 

大概率连拍的资格都没有。

 

时代背景如此,提倡中日友好。

 

沈三通集中拍摄中泉英雄的戏份,拍完道:“可以了,别忘了交违约金。”

 

中途离组,影响电影项目,不是笔小钱。

 

剧组收工。

 

本子方的演员,接到通知,找到现场制片道:“我们是和陆钏导演签订的合同,不是和现在这个导演签订的合同。”

 

剧组里的日本演员,除了三个是第一次来中国,一句中文都不会外,其余大多是在东大留学的日本留学生。

 

沈三通接到现场制片的通知,摆了摆手:“去留随便,把违约金给足了就行。”

 

然后,沈三通看向负责演员的外联制片:“明天我要的演员能不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