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视角对等,重头戏(33)(第2页)

 

当然。

 

沈三通最多在电影里提供另一个视角,不会给三鹿找理由。

 

有问题是事实!

 

再困难也不是理由,事发后还想赖账。这些企业太恶毒,众叛亲离了属于是。

 

这个事就是无法无天,不用找其他借口。

 

沈三通继续拍摄牛奶厂室内戏。

 

牛耿找老板要钱:“有还是没有”

 

老板:“我真没有钱了,你看你看,广州的老板欠我五万块钱,还有长沙的老板欠我两万块钱。”

 

反过来劝牛耿:“你是技术工,没少你的工资吧,你就别掺和了,我是真没钱。”

 

“有本事你自己要去。”

 

厂长发不出工钱也就算了,扯国际形势,还要阴阳两句。


 

让牛耿有本事拿着欠条自己去要。

 

刺痛了牛耿的自尊,牛耿拿起了那张长沙的欠条,开启了囧途。这里和原版做了改动,提升了牛耿的身份。

 

沈三通将牛耿设计成了拥有独门技术的牛奶工,技术骨干,月收入五千。

 

原版阶层是不流通的。

 

上就是上,下就是下,寄希望于李成功的施舍。

 

贾章科拍的电影也有类似特征,不同阶层之间没有交互。

 

所谓的真敢拍,其实没有现实基础。

 

实际上,谁没几个富亲戚,谁没几个穷亲戚,谁没几个体系内的亲戚。

 

城市、农村,是存在交互的。

 

港岛电影,和贾章科这类人的电影,有一个特点,没有阶层流通。

 

底层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这种剧情没有。

 

沈三通设计牛耿,通过学习技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厂长拖欠其他人工资,但对于掌握厉害技能的牛耿,则使劲笼络。

 

和他扯国际局势也是为了说明他不是故意拖欠,而是真没有钱。

 

给的欠条也不是原版假的,而是真的有效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