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迈向大导之路!三国系列!(23)(第2页)

 

再加上他已经够猛了,懂得过刚易折的道理。

 

沈三通定下一条行为准则,只为电影发声。

 

电影争票房,无论轰谁都名正言顺,不相干的事以后少干。

 

陈克辛说的没错,他有段时间,确实管的多了。

 

沈三通道:“宁昊归宁昊,他是我捧出来的。我和吴语森《赤壁》的矛盾,小马掺和什么,他们算什么”

 

和前世不同,这一世宁昊是沈三通捧出来的。

 

就算放话封杀宁昊,也只是清理门户。

 

调和什么的,也要地位对等。

 

能说的上提携他的,也就是韩三瓶,当年和华夷起矛盾的时候,给他挡了一下。

 

小马奔腾什么都不是,调和个屁。

 

韩三瓶只是希望更多力量进入电影行业,没有掺和的意思:“我就是传话。”

 

聊起重点:“《曹操》和《诸葛亮》项目启动,我们中影投一笔。肯定给你最大支持。”

 

这才是重点。

 

沈三通点头:“历史大片话语权该回到我们手里了,看看港岛导演拍的片子。”

 

“《英雄》《无极》这些,至少票房能收回来。”

 

“港岛导演不仅是口碑烂掉,连票房都收不回来。”《英雄》放在当年看,真的烂吗

 

上映的时候,沈三通刚考入北电,对影视圈还有滤镜,一些事当时就是看个热闹。

 

现在回想,挺值得玩味。

 

很多年轻导演,每天碰面第一件事就是商量怎么去喷《英雄》。

 

然而02年的时候,观众喜欢《英雄》。

 

全靠同行电影衬托。

 

文艺电影不断无病呻吟,任务电影叙事比较呆板,相比之下《英雄》就好看太多。

 

之所以对《英雄》群起攻之,说到底是一些人不希望国内电影商业化,不喜欢旧有格局改变。

 

也不希望看到电影市场握在国产商业片手里。

 

希望像弯岛电影、棒子电影那样,市场给好莱坞,然后学院话语权给文艺、边缘电影。

 

至于往后的《十面埋伏》《无极》《黄金甲》,黑的人中,加入了新势力。

 

03年末港圈北上,盯上了这口肉。

 

当然,不可否认,电影质量存在问题。

 

《英雄》上映的时候,观众没见过这类电影产品。

 

供不应求,有增值溢价。

 

古装大片多了之后,只有优质的电影,才有增值溢价。

 

后世也出现过类似情况,院线扩张,供小于求,《小时代》能卖钱,很多综艺电影也能卖钱,拍电影和做公式一样ip+流量也能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