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电影两条路!随便开炮!(13)(第2页)

 

“我们和好莱坞差了三十年。”

 

“《赤壁》这部戏的筹备和后期,在好莱坞只是很平常的流水线作业,一家三流公司就能做。”

 

“而在国内,我们用了18个月,才完成电影拍摄所需的设计、绘制、规划和搭建工作。”

 

“使用了8座摄影棚,置景车间共加工制作了1万多件道具,置景延展面积近1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足球场。”

 

“其中大型楼船,三艘斗舰,三艘蒙冲等都是实景搭建。”

 

“特效方面,一千三百多个特效镜头,接近一半在好莱坞制作,国内完成的不到四分之一。”

 

“光筹备就需要一年半,第二部后期还没做完。”

 

“历史类型如此,要是换成科幻类型我们要准备三四年。”

 

“他们相对了解电影工业流程,国内导演,有这种经历的太少,相比较而言,他们三个是比较好的选择。”

 

六代导演。

 

沈三通不可能把历史大片交给他们。

 

不只是互相对不上脑电波,还有个主次问题。

 

沈三通别看票房很牛,生意很大,不一定能管得了六代这些导演。

 

喊着艺术第一,什么样都敢玩。

 

再往上,辈分更大。


 

万一遇到反客为主的,沈三通要沾上一裤子屎。

 

不是沈三通多想,没有自信,这就是事实。拍电影,炸死军犬,破坏生态环境。

 

寻常人要进去,导演推给艺术追求就能糊弄过去。

 

有些甚至连糊弄都不糊弄,反而以此为荣。

 

就说是追求艺术,追求最佳效果,再有个好出身。

 



 

没有!

 

像郭凡他们,就好打发。

 

前面吊个科幻片的胡萝卜,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记者对郭凡三人没什么兴趣,问了几句就不想再问。

 

三联周刊记者,把话题转回沈三通:“你不喜欢曹操,还反对易中田教授的观点”

 

“会影响《曹操》这部戏吗,你会不会拍成一个恶搞喜剧”

 

沈三通道:“我先说对于易中田的态度,没变过。”

 

“以前是什么样,现在也是什么样。”

 

“作为一个历史作家,易中田做的非常好。”

 

“作为一个老师,讲课水平也很高,很有趣味性。”

 

“而历史科普、讲课水平,和历史研究不是一个领域。”

 

“他讲三国,作为评书来说很严谨,作为历史研究,不能当真,没有一个标准。”

 

“历史记载曹操屠城,那是手下做的曹操不知道。”

 

“历史没记载刘备屠城,那是刘备做了历史没记载。”

 

“郭嘉和诸葛亮并列,能是历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