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不吃断子绝孙饭!(第3页)
沈三通点头:“这部戏之后,类似的题材必然进行收紧,解读越多越是如此。”
和姜闻一番客套后进入内场,助理过来告知冯晓刚之前的挑拨离间,沈三通听了直摇头。
“但不能违背事实,也就是去上海和浦东,这个战略张牧之不是跟随者,而是制定者。“
“你们都是制片人,一定要有这个思想意识,不讲大的,就说切身利益,不能赚断子绝孙财!”
今年的贺岁档,先是朱厌平的《大笑江湖》,陈凯各的《赵氏孤儿》打头阵,然后是《让子弹飞》,最后《非诚勿扰2》收尾。
不只是票房大卖,口碑也爆了。
“得,我就是赚钱的。”冯晓刚一笑,他拍电影是葡萄汁,姜闻是酿酒,他自己也承认。
沈三通接着道:“但如果不是市场扩大,小陈演戏都难说有机会,制片人更难做,哪怕你家庭条件好也一样难。”
“《让子弹飞》的问题,不是对于未来的悲观,而是违背了客观事实。”
富贵为了活着,内心应该是非常主动的。为了活着,他采取了主动地放弃,利用一场赌把土地和家业输得一精一光,从此沦为贫农。结果如愿以偿,躲过一劫活了下来。
后来真实案件改编剧《我是刑警》很好,推迟两年上映,在地名人名配音等做了很多处理,算比较好的互动。
“是的,他还会写歌!”
而且成就远远大于问题,否则现实不可能发展,吃穿用度不可能提升。
“私货是什么”沈三通问
小钢炮确实有点“小人”,也颇为“嫉妒”姜闻。
但是有些形成的性格,没法改变。
《让子弹飞》在奥体中心举办了首映礼。
就算不考虑题材收紧,这样搞,也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把观众赶走。
姜闻的片子有着影视圈少有的雄性气息,如同溢满荷尔蒙的火药桶,震撼所有人。
用冯晓刚自己的话说,如果是打仗,他是小兵,抓住了要毙了,如果抓住了姜闻,会给个统战位置。
“一个人爱财如命,最后死在钱堆里这样形象的表达实在巧妙,既总结了汤师爷的一生,也具有十足的画面感。”
“汤师爷一生爱财,为了钱买官收税助纣为虐,结局就是他乘坐装满白银的车撞上地雷爆炸。”
原来沈三通导演歌写的这么好,在当年就很刚!
听到欢呼声,冯晓刚拱火:“嚯!看咱沈导这人气。”
“汤师爷原叫陈师爷,他在张牧之死后流落到另外一个县当了科员,终老此生,然后他时不时会给人们讲张牧之的故事,于是就有了《盗官记》。”
沈三通的歌迷哭死,电影越拍越好,不需要歌曲扩散知名度,歌是一首也不写了是吧大懒狗!外界各种解读《让子弹飞》之际,姜闻一战封神。
冯晓刚电影卖的再牛,逼格上就是被姜闻压一头。
“不谈隐喻,《让子弹飞》从主线上看,讲的是英雄人物战胜了恶霸。”
“现在我们比较轻松获得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机会,不是市场化我们连门都进不了。”
走完红毯,回答主持人有关电影问题,沈三通把功劳全给了姜闻:“我没什么作用,《让子弹飞》是姜闻导演的作品,看过之后,就懂我说什么,实话实说,我自愧不如。”
“多少年后,《让子弹飞》前往浦东的列车上是又一次的团结所有力量。”
“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才是第一位的。说白了,拿奖一个是认可资历,另一个是借此提高收入。我们三通娱乐的收入业内是第一,后续会进行组织评奖,提高工作人员的获得感。”
事实是有问题,但也有成就。
12月16日。
不听话,弄死就是。
疯狂揶揄。
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另一种叙事,让一些小傻子,不要傻傻的往边缘走。
“沈三通!”
12月6日。
看完全剧,给人的感觉孙连成是唯一的好官。
“同样也是如此,队伍扩大了,力量增长的同时,也有杂质,自然也会遇到当年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
沈三通指着陈澈希举了个例子:“小陈不喜欢应酬我们都知道。”
沈三通总结:“现如今的问题是,正常人来说,不会骂爹骂娘,但我们一些从业者下意识骂爹骂娘。”
更直白点,想要把姜闻的尊严踩在地上,也让姜闻尝尝没有尊严的滋味。
明知道冯晓刚阴阳怪气,但心里还是不舒服。
“再往前一点,为了抗日突击加入的,也就是38式干部,如果要纯之又纯,那就不可能有统一战线,也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今天。”
“张一谋导演,要有机会,是地方制片厂支持,然后借了外部力。”
沈三通刚站定,就有记者冲过来,问到了金马奖:“沈导,三通娱乐集体退出金马奖,对影视项目工作者是否不公平”
冯晓刚连带着也离间一下沈三通和姜闻关系,三通娱乐简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直杀到年尾。
大家畅所欲言,说了很多不好公开的内容。
听到这说法的人都是一惊,抛开里面的客气话,三通娱乐明显奔着永久退出去了。
而中文歌曲和词至少一半一半,甚至词有时候更重要。
“自疑,自恨,自残,自杀,就是这个调调。”
“三通娱乐坚决不这样搞,既不吃断子绝孙饭,也不给电影作品加太多的意识形态。”
“文化作品,首先是要有美,其他立场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作为制片人,相比于具体执行的,你们一定程度是旁观者,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