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超凶凶书山有路秦为静

第444章 囚室幽思盼生机(第3页)

 

终于,卢俊义缓缓开口:“仁礼亲王,如今西夏大势已去,你被困于此,想必也明白自己的处境。本将今日召你前来,是想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活命的机会,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归顺大梁,如何?”

 

仁礼闻言,心中一震。

 

归顺大梁?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响。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一天,会向自己的敌人投降。

 

他下意识地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里,带来一阵刺痛。

 

“我兄长……他如何了?”仁礼的声音有些沙哑。

 

卢俊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你兄长仁忠亲王已经率领残部退回兴庆府,只是兵马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恐怕难以抵挡我大梁的铁骑。”

 

仁礼心中一惊,兄长兵败的消息让他感到无比震惊。

 

他本以为兄长能够抵挡住大梁的进攻,没想到……

 

“卢将军此言当真?”仁礼的语气中充满了怀疑。

 

“本将岂会诓骗你?”卢俊义语气坚定,不容置疑,“如今西夏内忧外患,国力衰弱,即便你今日回去,又能如何?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识时务者为俊杰,归顺大梁,或许还能保住性命,甚至……东山再起。”

 

卢俊义的话字字句句都敲击在仁礼的心上。

 

他知道卢俊义说的没错,西夏的局势确实岌岌可危,即便他回去,也无力回天。

 

可是,要他背叛自己的国家,投降敌人,他实在难以接受。

 

他沉默了,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

 

一边是国家的忠诚,一边是自身的性命,他该如何抉择?

 

“仁礼亲王,”卢俊义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你也不必急于一时做决定。你可以好好想想,想想西夏的未来,想想你自己的未来。本将给你三天时间考虑,三天之后,本将希望听到你的答复。”

 

仁礼抬起头,看着卢俊义,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大堂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火盆里燃烧的木柴发出噼啪的声响,仿佛在催促着仁礼做出决定。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仁礼的内心如同翻江倒海一般,思绪万千。

 

他想起自己曾经的辉煌,想起自己曾经的野心,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如今,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卢将军……”仁礼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沙哑而低沉,“我……我有一个条件……”

 

仁礼紧咬牙关,内心翻腾的思绪如同沸水一般,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他仿佛能感受到大梁铁骑踏破西夏山河的震动,闻到了刺鼻的血腥味和燃烧木材的气味,听到了他的子民们的哭喊声在耳边回荡。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卢将军,我答应你。”他的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我愿意归顺大梁,劝说兄长一同归降,但……我有一个条件。”

 

卢俊义挑眉,示意他继续说。

 

仁礼顿了顿,目光坚定地望向卢俊义,“银夏部落世居盐州,世代臣服我西夏皇族,他们是我的子民。我降梁,但他们无辜,我希望卢将军能答应我,不屠戮银夏部落,保全他们的性命。”大厅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卢俊义沉吟片刻,点头应允,“我答应你,只要他们不作乱,我大梁军队绝不侵犯。”

 

“好!” 仁礼重重地点了点头,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下来,他感到如释重负,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我这就修书一封,劝我兄长归降。”他走到书案前,拿起笔,蘸饱墨汁,落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兄长,大势已去……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飘忽不定,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随后又继续写了下去……写完后,他将信递给卢俊义,“还望将军派人将此信送至兴庆府。” 卢俊义接过信,看了一眼,便递给燕青,“小乙,你亲自跑一趟。” 燕青接过信,拱手领命,“是,主人。” 他转身离去,只留下一个挺拔的背影。

 

仁礼望着燕青离去的背影,心中默念:兄长,你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