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
第五十章 奥地利帝国铁路二期工程(第2页)
奥地利帝国第一期铁路工程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继续细化内莱塔尼亚铁路网,同时沟通萨格勒布和贝尔格莱德。
萨尔茨堡因斯布鲁克费尔德基希布雷根茨,萨尔茨堡比绍夫斯霍芬赛尔茨谷格拉茨。
林茨格拉茨,维也纳布鲁克安德莫尔克拉根福菲拉赫乌迪内,布鲁克安德莫尔格拉茨,因斯布鲁克博莱纳乌迪内米兰。
布拉格布尔诺普热罗夫俄斯特拉发卡托维兹,布尔诺布热茨拉夫维也纳,布拉格皮尔森多马日利采慕尼黑,布拉格乌斯季德累斯顿,布拉格弗罗茨瓦夫...
总长度约为15000公里,预计25年完工,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合理的预期,毕竟此前奥地利帝国的建设速度就是每年300公里左右。
不过以上基本都是弗兰茨放出的烟雾弹,真正要修的只有几条重要干线和的里雅斯特萨格勒布贝尔格莱德线,这条全长550公里的铁路预计在五年内完工,总计划长度为3000公里。
如此一来就能确保贝尔格莱德永远处在奥地利的掌控之下,一旦发生战争无论是水上交通,还是铁路交通都能十分便利地投送兵力和补给。
其实此时奥地利帝国的铁路长度已经是历史上的数十倍了,过分密集的铁路网对于刚刚起步的奥地利帝国来说还太早了,主要是收益率太低,容易导致铁路泡沫的出现。
基础设施建设要跟上经济发展,但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不能过分得多。奥地利帝国的铁路长度是根据,此时国家的发展速度和货物总量,由专家们计算得出的。
弗兰茨怕他们的数字太保守,又在那个基础上提高了50,毕竟这个时代的发展速度远超当时人的想象。
然而日后的发展表明,弗兰茨就该按照一开始定制的计划建设铁路,因为国家的发展速度不光超乎当时人的想象,也超乎弗兰茨自己的想象。
此时强大的铁路、工业能力、廉价原料、以及空前广阔的市场,再加上弗兰茨的垄断计划,殖民地和跨国公司收益,让奥地利帝国财政有了一次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