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继续前进但不要开枪(第2页)

 

哪怕是弗兰茨想要用强硬手段,人家走的是北海航道,在地中海的奥地利海军也是无能为力,至于其他邦国的海军,只能说心有余而力不足。

 

卢多尔夫康普豪森的目标是效仿英国,搞君主立宪制,所以对于此时民众呼吁立宪的行为是比较欢迎的。

 

“这里是柏林!不是巴黎!我也不是软弱的拉法耶特侯爵!”

 

“动物园惨案的教训还不够吗?”

 

“格拉赫只有一千人,而且只有步枪。现在我们有五万人,还有大炮!那些暴民没理由能打赢我们!”

 

强硬派和投降派争执不下,腓特烈威廉四世也没什么主意,他既不想交出权力,也不想背负屠杀民众的恶名,更害怕失败....

 

这样的争论自然不会有任何结果,突然财政大臣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说道。

 

“坎尼茨元帅,您的军队确实可以打赢柏林的民众,但是打赢之后呢?难道您要把他们都杀光吗?”

 

陆军大臣只好闭上了嘴,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的把民众都杀光。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随即又转向卢多尔夫康普豪森。

 

“首相大人,如果我们过于软弱,那么就会像巴伐利亚和巴登一样被那些民族主义者骑在头上。

 

我的建议是召开普鲁士联合省议会,我们可以让渡一部分权力,但是他们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首先要停止内乱,不能让莱茵地区从我们的国家中独立出去。

 

其次他们也需要同意加税,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眼下的危机。”

 

腓特烈威廉四世听后点了点头,自己手下这帮重臣终于有一个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了,他越来越欣赏这位符腾堡人了。

 

不过腓特烈威廉四世所不知道的是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才是普鲁士政府中最大的自由派。

 

普鲁士联合省议会,是理论上普鲁士全国人民的代议机构,不过几代普鲁士国王都没有兑现这个承诺。

 

同时由于科隆大主教和教会的关系,此时莱茵地区的形势确实更加严峻。

 

结果已经很明显,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更加偏向于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方案,坎尼茨虽然不满,但是再争辩下去也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