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康斯坦察条约》(第2页)

由于物产贫瘠,再加上战乱的影响,所有物资只能从海外运来成本相当高,更是有奸商作祟。n

此时康斯坦察的物价甚至比圣彼得堡还要高,这让各国使团普遍感到不满,尤其是英国使团甚至觉得这就是在敲诈。n

但最倒霉的还得属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大臣皮勒斯多福伯爵,老人家一把年纪又久居内陆,结果到了康斯坦察之后就水土不服,一直上吐下泻又感染了伤寒,好不容易坚持到和会结束之后便一命呜呼了。n

皮勒斯多福伯爵在日记中写道。n

“我这辈子吃过最大的苦就是参加了圣彼得堡和康斯坦察的和会。”n

虽说老人家只是感慨了一下,但是影响却不小。毕竟通常来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很多人对皮勒斯多福伯爵的自传没什么印象,但却是对这句话记忆犹新。n

因为之后很多年里皮勒斯多福伯爵的这句话被各方势力拿来反复应用,用来攻击俄国。n

虽说其中颇多波折,但是和会本身还是非常成功的。毕竟各国都不想打下去了,而且神圣同盟军已经占领了保加利亚。n这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却不完全是件坏事,毕竟相比保加利亚的平原东鲁米利亚的群山要更容易防守。n

在此时奥斯曼的高层已经没人在乎保加利亚那点税收了,对于他们来说恨不得用群山把自己和俄国人隔开。n

事实上在舍弃掉保加利亚和西色雷斯之后,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部分是两面靠山,剩下的两面临海,在有制海权的情况下绝对算得上是固若金汤。n

对英国人来说尽量保持奥斯曼帝国完整这个目标虽然无法实现,但保住了黑海海峡,最起码保住了自己的底线。n

而且对于乔治·维利尔斯,或者说对整个辉格党来说,结束这场战争才是最重要的。n

国内的政治、经济局势都已经不再允许他们将战争继续下去了,王室、民众,还有那些议员没人支持再打下去。n

在此时英国政客眼中政治不过是一门特殊的生意,他们要的是权势,要的是支持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