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
第79章 救援(中)(第3页)
喀拉苏勋爵在见普林斯基之前其实已经发出了紧急求救信,他可不能接受奥地利帝国的精英分子葬身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n
而且更不能让俄国人将脏水泼在自己身上,所以一切都是为了拖延时间制造的假象而已,包括在这里和普林斯基讨价还价。n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一些怯战的伤兵选择了走出伤兵营重归队伍,普林斯基的下属们也没客气直接将这些人编成了敢死队,明天第一批上前线。n
这其中也包括士兵尼古拉,他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了三根手指,手上现在还缠着厚厚的纱带。n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明天他也许就要死了。作为一个多次在残酷战役中死里逃生的士兵,尼古拉似乎本应得到晋升。n
然而更加残酷的是,无论他能多少次死里逃生,他的晋升可能依然无限趋近于零。n
因为尼古拉出身农奴,在法律上他只能成为终身制士兵,除非是能得到沙皇又或者是级别极高的官员和贵族才能给予他们“名誉公民”的身份进入仕途。n
一天连升九级这种事情,在此时的俄国根本不可能。n
历史上尼古拉一世允许士兵累积战功可以获得准尉军衔,但那还要等到克里米亚战争时期。n
准尉是地位介于军官与士官之间的军职。n
其实历史上的奥地利帝国也没好上多少,别说普通士兵,哪怕是平民出身的军校毕业生也要在战场先经历九死一生才能开始自己的仕途。n
(前文介绍过,在此不做过多赘述。)n
这样的选拔机制下大大降低了平民军官出人头地的可能性,同样也造成了对人才的巨大浪费。n
所以弗兰茨在1848年战时便改变了这种机制,登基之后直接颁布法令彻底改变了这一历史。n
弗兰茨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军事人才考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打开上升通道缓和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