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
第83章 《知识税》(第2页)
其实谢夫凯芙扎太后此时对英国人已经没有那么迷信,如果英国人真能说服神圣同盟坐到谈判桌前,那她自然愿意。n
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谢夫凯芙扎太后可不想过了,不过她也清楚奥斯曼朝堂那些鼠目寸光的大臣们说的并不能全信。n
说什么俄国人只要夺取了伊斯坦布尔之后就不会再侵略奥斯曼帝国,谢夫凯芙扎太后可不会相信这种鬼话。n
俄国人的贪婪有目共睹,只要奥斯曼帝国没被吃干抹净俄国人就不可能放弃,不过是早晚的问题。n
但放弃欧洲的领土确实能减少奥斯曼帝国的国土防御压力,而且黑海海峡也可以作为天然屏障用来防御俄国人。n
谢夫凯芙扎太后自己还有点小心思,她希望可以通过英国人来制衡俄国人,毕竟那所谓的黑海海峡对英国来说是如此的重要。n
当然谢夫凯芙扎太后也听到了一些风声,这一次奥斯曼军之所以损失惨重完全是拜英军所赐。n
英国人用奥斯曼人当炮灰,在撤退的时候让奥斯曼人断后...n其实这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英国人确实没把奥斯曼人当人。至于逃跑的时候,跑的慢的自然就成了前排,训练有素的红衫军把一盘散沙的奥斯曼人丢给奥地利人似乎也无可厚非...n
一场空前的大败对于英国来说却并非没有好处,英国国会终于正式通过了《1850年陆军扩军法案》。n
“至少未来的英国将会更加伟大。”n
约翰·罗素从未想过当一个首相居然会这么累,他奋斗了这么多年并不是为了在白厅中整天愁眉苦脸的。n
然而现在的局势让约翰·罗素根本没有机会享受权力带来的乐趣,只有沉重的负担。n
尤其是那些报纸和评论家整天都在散布反战言论,他们的屁股完全坐歪了,怎么能坐到神圣同盟一方?n
约翰·罗素对此的做法非常有英国特色,在他眼中打压、禁止那是专制帝国才会使用的手段,英国绅士的做法要文明的多。n
那就是加税通过提升印花税使报纸涨价,只要人们买不起报纸,那报纸必然就不再具有影响力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