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
第109章 反攻(第3页)
有第一条就可以对土著进行反攻,不过还是要和猎犬的追踪结果相互印证。对于报仇,殖民地的民众和士兵士气都很高。
不过越是这种时刻越是不能冲动,弗兰茨早就给所有殖民地定下了死规矩,那就是必须有人留下守卫,单次出击的兵力不能超过殖民地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以防被人调虎离山。
这条规矩从殖民地建立之初就有,无论什么样的敌人,进攻只出动三分之一的兵力,如果在其他地区可能是个玩笑。
但在西非和东非,弗兰茨就是有绝对的自信,只要几千正规军就能横推一切土著。事实也是如此,殖民军兵力超过三位数便几乎没有败绩。
在其他国家殖民地做到令行禁止也许很难,但在奥地利却不成问题,因为奥地利帝国的殖民地从一开始就属于国家财产,弗兰茨在其上布置了大量兵力。
所谓的移民除了少部分军属,大多都是流放犯和劳工。在1848年以前真正的移民极少,所以在殖民地军营文化盛行。
再加上弗兰茨皇帝的身份,几乎不会有人跑到殖民地政府或者维也纳去抗议。
1848年以后民间资本涌入殖民地,但他们也只能入乡随俗,想要像英国殖民地那样不付出任何代价就搞事情是不可能的。
而且与奥地利帝国殖民政府相比,奥地利帝国民间的殖民团队弱小得可怕,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必须仰仗殖民地政府和国家的政策才能生存。
在殖民地弗兰茨定下的铁律,无人敢违背,甚至无人敢质疑。没办法,在海底电缆接通之前,弗兰茨只能这样做。
这不一定是最好的做法,但一定是最稳妥的做法。
然而弗兰茨还是多虑了,那种能统合无数部落,又能将其如臂使指,百年一遇的草原天骄又怎么可能遍地都是。
被反攻的土著多半没什么防备,或者说防备的是这片大陆上原有的威胁,毒虫、猛兽、其他土著,但奥地利的殖民军显然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