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
第104章 不亏(第3页)
表现差的人将会和犯人一起被送往殖民地继续改造,奥地利帝国殖民地的监工可都不是善茬,想在这帮人手里偷奸耍滑可不容易。
阿尔伯特亲王在维也纳小住了一段时间,特意走访了一些较为贫困的区域,他才确认维也纳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
“不亏。”
弗兰茨并不是唯一一个收到邀请的外国君主,历史上英国人更是大发邀请函,几乎邀遍了所有欧洲君主。
不过实际上几乎没有一国的君主到场(比利时除外,当时利奥波德一世还要扯英国这张虎皮做大旗),但几乎每个国家都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团,这为大英帝国挣足了面子。
既没拒绝,也没同意。
所有人都觉得这次访问就这样已经平平淡淡地结束了,但弗兰茨已经想好了对策。
他肯定不会让英国人干只赚不赔的买卖。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弗兰茨自然不缺,不过比起冒险,他还有更高明的策略。
到时候弗兰茨可以让奥尔加代表奥地利帝国参加,这一方面可以展现奥地利帝国的气魄,另一方面则是给英国人出了一个难题。
奥尔加除了是奥地利帝国的皇后,还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女儿。这样的身份可以让英国人的损失最大化,尼古拉一世并不会因此就对奥地利帝国产生疑心。
如果奥尔加真出了什么问题,那英国人的一切计划就都泡汤了。
到时候奥尔加访问伦敦的热度极有可能会反过来压倒世博会的热度,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此外按照弗兰茨的估计,英国的报纸用不了多久就会刊登奥地利帝国皇帝懦弱不敢接受邀请之类的评论。
所以弗兰茨准备抢先一步,让法国的报社刊登英国在向奥地利帝国示弱的新闻。
别问弗兰茨为何如此神通广大,一方面是这个时代钱可通神,另一方面瑞士山区、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有的是法语人口。
对于此时的奥地利帝国贵族来说法语并不陌生,弗兰茨想在法国搞一家法语报社还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