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
第110章 土著、赎金和奎宁
来自不同部落的土著强行凑在一起,相互提防,相互猜忌是难免的。
当奥地利帝国殖民军杀到的时候乱糟糟一片,或是各自为战,或是争先恐后地逃跑,甚而有些部落之间还发生了火并。
很快弗兰茨的桌案上就摆满了来自殖民地的捷报,往往是歼敌上万,己方损失两位数,甚至个位数。
弗兰茨对此倒是并不惊讶,毕竟这是在非洲,而且这些捷报中究竟有多大水分都不好说。
很多殖民地都以防治瘟疫为由把土著的尸体烧了,甚至为了提高效益剩下的骨头都被民间殖民团队拉走炼肥了。
至于那些俘虏则是大多被达荷美王国和阿曼帝国瓜分,奥地利帝国可没有参加贩奴,这不过是将俘虏交给愿意支付赎金的人而已。
其实奥地利帝国从上到下,很多人都想干这笔买卖,毕竟直接贩奴可比把俘虏交给达荷美王国和阿曼帝国收益高得多。
奥地利帝国的海上力量也足够支撑这种贸易,奥地利的盟友甚至把市场都准备好了。例如美国、巴西、拉普拉塔总督区.
不过弗兰茨还是不打算涉足这种业务,一方面是容易被其他国家抓到把柄,另一方面则是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对于殖民地的长期发展很不利。
此外奥地利帝国可是签了禁奴协议的,打打擦边球就算了,如果真扯
弗兰茨可以带上面具做k先生,但他绝对不会告诉别人自己就是奥地利帝国地下世界里的王者。
至于美国佬和巴西真的是为了奥地利帝国鸣不平吗?
“什么大英帝国可以贩奴几百年,为什么奥地利帝国就不能?”
这种论调听听就算了,摆不上台面。
阿曼和葡萄牙两国的体量太小,贩奴的数量不够,更容易被英国压制,所以导致奴隶价格虚高。
历史小贴士在二十世纪以前,美国从非洲进口金额最多的商品是黑人。
与其说是鸣不平,倒不如说是在拱火。奥地利帝国直接参与贩奴一方面可以把价格打下来,另一方面则是可以给英国人找晦气。
总之风险都是由奥地利承担,他们只要坐收渔利就好。